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议会下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这一制度
A.有利于英国政局长期稳定B.使政府工作透明度有所降低
C.有利于推动政府改善工作D.说明内阁是国家政策制定者
2 . “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他还需要大力改造”。这反映了1875年确立的共和政体
A.从根本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B.是工业革命扩展的结果
C.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D.经历了艰难的共和之路
2021-05-01更新 | 147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10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3 . 2017年9月24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第三版移民限制令,但在法令生效前的最后时刻,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6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12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在妥善处理两州诉求的基础上,允许最新版的移民限制令全面生效。由此说明美国
A.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B.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C.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D.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
2019-12-18更新 | 99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甲国首相对乙国总统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材料中的甲国、乙国分别指
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德国、美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6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9-01-30更新 | 9610次组卷 | 17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2)
7 .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9-01-30更新 | 5922次组卷 | 15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主题:①
1元老院
2
3法国国民议会
4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5德国帝国国会

A.代议制、英国上院
B.立法机构、美国制宪会议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2017-12-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卷入“美金公债案”被免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
并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之职。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黄金风潮案”,牵涉舞
弊被迫辞职。其心腹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被免职。但这些对高官的处理,却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
果,民国腐败依旧愈演愈烈。 蒋介石在一则日记中写到“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
是非倒置,一至于此!”。他在总结豫湘桂会战失败时,更痛心疾首的说:“由于我们自身种种腐败
缺点的暴露,可以说他们到了现在,已经根本没有把我们中国放在眼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
“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对此任命,蒋介石称“虽然
我晓得这个职位可能使经国遭到忌恨,甚至断送前程,但是我必须派他去。经国是可以担任此一任
务的唯一人选。”但也没有能挽回蒋经国“打虎”失败,贪腐纵横的现实。
                                          

——摘自王春瑜主编《殷鉴不远:民国时期的反腐败史话》


材料二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打破了政治机器垄断职位任命权的局面,从而重挫了分赃交易者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年)等。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44—1949年国民党及其政府腐败的影响,指出国民政府反腐败的特点。
(2)据材料二回答,与国民政府反腐败相比,美国的反腐败有什么特点?
2017-12-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史实与相关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