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的资产阶级国家将确立何种政体呢?这主要不是取决资产阶级保守的抑或激进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和国家步入近代化门槛之际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和变化等。而且,资产阶级国家选择政体形式的过程,并不会单纯因选择共和制而相对缩短并必定呈现进步性,也不会单纯因选择君主制而相对拉长并必定呈现保守性。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之所以确立君主立宪制且延续至今,是英国历史进行合理选择的结果。下面资料夹的史料,哪些能用来解释这一结论并简要说出理由。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资料夹】

①1215年,英国贵族、骑士和教士为反对国王滥施暴政,迫使约输签订《大宪章》,规定:

国王不得违反惯例向封建主征收额外捐税,不得任意逮捕、监禁或放逐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并承认伦敦等大城市已经享有的自由等。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异议》

②1688年发生的那场政变,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唐姆斯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唐姆士二世废黜。

——《政治宪法学视域下的英国议会研究》

③英国资产阶级同专制王权有过成功合作的历史经验,15—16世纪的都铎王朝时期,专制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让资产阶级获取了巨额利润,而王室亦相应增加了赋税收,当时王室收入的一半来自工商税收。

——洛克《政府论》(下)

④恩格斯说:“君主这一要素在实际上变得愈不重要,它在英国人的眼光中的意义就愈重大。大家知道,没有一个地方比英国更崇拜统而不治的人物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上卷)

⑤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是从革命的“英吉利共和国”演变而来的,这个共和国曾经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迫使英国君主查理一世退位,解散议会,废除君主制,实施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体制,甚至最终把国王送上断头台。

—《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

2 . 2023年5月6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加冕仪式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盛大举行,上一次还是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3年的加冕仪式。英国王室被视为世界上曾最兴盛一时的帝国的象征和文化传承。时代飞速变化,如今的君主制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这反映了(     
A.英国政治体制违背了时代潮流B.时代变迁决定政治体制的变革
C.传统文化影响政治模式的延续D.英王完全丧失了国家政治权力
3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议席得到重新分配,增加了新兴大城市的代表名额;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此举表明(     
A.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最终确立B.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英国开始形成
C.议会上院的构成将产生重大变化D.议会改革适应工业时代发展要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千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以立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主权,确立了议会主权。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担任首相,国王唯一尚存的行政权被剥夺了。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政的体制逐渐确立和完善。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政治体制的变革。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演化成为了一种国家理念,与英国的民族、传统和思想观念浑然一体。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英国居民形成了稳健、寅慎、崇尚改良的岛国心态,也塑造了人们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乐于遵循、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王哲媛《影响英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文化因素概述》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让传统的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与执政、动员与整合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和民主化得以稳步推进的前提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梅斯纳.说:“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解决了过去日趋严重的、长达一世纪之久的混乱。”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则断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摘编自胡伟《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并概括影响其变化的文化因素。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新中国政治体制的独特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模式”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2022-12-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
5 . 探索·实践·变化

《政府论》是洛克倾注多年的心血之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对近半个世纪英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进行了清理和总结,为新政权提供了理论论证。

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他指出,在君主专制政体中,君主只是用心血来潮或毫无约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没有任何准绳和规定约束君主的行为。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用“光荣革命”后的史实说明英国政治变革是如何体现洛克思想主张的。

瓦特在中学学习了法语、希腊语,还自学了德语、意大利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和看懂更多优秀外文文献。瓦特本人在伦敦学艺期间购买了《数学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工作期间阅读了不少书籍,了解了关于蒸汽机发明的知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瓦特在蒸汽机改良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一些精准测量与数量化表达的问题。

——摘编自韩玉德、安维复《试论詹姆斯·瓦特的工匠精神》


(2)依据材料,概括瓦特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据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依据材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代表人物主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2006)
认为“福利国家”巨大的日常开支成为国民经济中沉重
的财政负担。实行这种制度,就会有“太多的人终生依赖他
人生活”,主张废除“福利国家”。
[美]保罗·萨缪尔逊
(1915—2009)
认为“福利国家”实现了充分就业,实行了公平的财富
和收入分配,创办了各种福利设施。断言“福利国家会长期
存在下去”。

——摘编自李琮《对“福利国家”的一些认识》等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材料二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他们在制宪的时候,需要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上,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摘编自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宪政道路同其保守传统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息息相连,光荣革命是妥协的结果,表明英国宪政拒绝激进革命,而在保守中进行变革,减少由于激进革命而造成的文化断裂、社会物质的流失。在英国……妥协是一种寻求平衡,“光荣革命”的意义是因为不必通过流血革命而实现了宪政的目的。

——摘编自程华《传统与变革:英国宪政的成长之路》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宪政道路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美国宪法是一部“活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妥协的结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法国模式”在1870年后转变的经济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妥协”的主要政治成果。
2022-10-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下

材料二   那时革命党人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的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他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

——摘编自(美)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鸣教授在《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一书中,对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讲,制度总是不宜多变的,制度总是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必须是发展变化着的,这不仅是因为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使然,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与人的需要。当然制度创新并不能盲目地进行,制度创新必须是以——些要求为前提的。首先,制度创新必须要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同样,制度创新也不例外。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审视各种制度,从而促进制度的不断更新;其次,必须要有创造性:创造性表现在制度创新上,不仅要求赋予新制度以新规定、新要素、新组合,还要求追求一种高效化的社会制度。这也是制度创新的目的所在,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制度创新。

——摘编自吴珙《制度现代化视域下的制度创新一基于亨廷顿的制度化理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的制度创新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10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18世纪初,英王行政权又逐步转至内阁。这些变化反映出英国(     
A.中央权力三分B.政治变革的渐进性
C.保守势力强大D.国王政治声誉扫地
2023-01-2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