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如图为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示意图,据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②君主立宪制的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
③权力制衡原则是该国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       ④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后最终确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22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历次工业革命驱动因素的一种解读模型。该模型意味着驱动工业革命的六大类、诸多项因素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工业文明的演化。

——摘编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任选其中两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驱动因素,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江西·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英国的崛起与称霸,是世界现代史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如果把英国对现代世界发挥作用的历程拉长一点,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以工业革命掀开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奠定了现代国家牢固的经济基石。如果说英国的文化在此期间发生了相应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英国终于在18世纪晚期为人类确定了现代国家的总体框架。这对一个地域面积不大、人口不算众多、历史并不悠久、文化难言辉煌的国家来讲,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现代世界中,无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其中,工业革命对不列颠新帝国崛起所发挥的极大推动作用,尤为引人瞩目。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使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

——摘编自任剑涛《工业革命与不列颠新帝国的兴衰》

以“创新”为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2024-04-08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4 . 英美两国是近代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于1787年成立了联邦制共和国,并在南北战争后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两国制度差异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水平决定的
②两国道路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转型的渐进性
③两者都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④两者都全面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17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5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B.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2023-09-23更新 | 202次组卷 | 20卷引用:历史(广东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2-23高一下·河北·期中
6 .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拉货车正在接受过境检查

   

——以上漫画均出自《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任选以上一幅漫画,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解读。(要求:围绕漫画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02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题型09 “解读漫画”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7 .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现代化潮流方兴未艾。如何认识与把握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现实课题。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历史学家,形成了以下访谈录。

记者:您以现代化视角对世界近现代史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的论点。请您对此加以进一步说明。

历史学家: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历史加以解读,由此而形成以不同主线写作的历史,如阶级斗争、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等,我们可以用这些主线来观察世界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在我看来,近代以来所有的历史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现代化。过去几百年中发生的重大变故,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无一不是在现代化的主题下进行的。

记者:英国在现代化方面远远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您是如何认识与总结英国现代化道路的呢?

历史学家:(1

记者:(2

历史学家: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道路是革命式和跳跃式的,它保证法国彻底摆脱旧社会的束缚,但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代价也太大。德国道路中有很多高明之处,但也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应该加以注意。1870年后的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直到二战后,德国才被迫进行改造,彻底抛弃旧势力的影响,新的政治力量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记者:您的见解给我们很大启发,请您从世界史学科的视角出发,谈谈现代化研究应该如何继续深入下去。

历史学家:(3


根据所学知识,请补充完善上述访谈录。
2023-03-02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就总统的任期更改(由“任期七年”改为只要“行为良好,继续任职”)进行投票,华盛顿投了赞成票。有代表提议,将立法机构推翻总统否决的比例由3/4降至2/3,华盛顿投了反对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华盛顿在宪法制度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B.华盛顿主张建立强大的行政部门
C.总统职权问题成为制宪会议争论的焦点
D.美国南方与北方间的矛盾较尖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宣言》在公众记忆中最初只是宣告与母国决裂的“分手”性文件,但随后民主共和党(美国早期两党之一)逐渐强调其反抗专制暴政的意义,重塑了《独立宣言》的公共记忆。民主共和党创始人杰斐逊也因为19世纪该党初利用自己当时的强势地位积极建构“杰斐逊神话”,从最初只是被视为《独立宣言》无足轻重的代笔人,逐渐被重新定义为这份文件所承载价值理念的代言人。

——摘编自蔡梦竹《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等

材料二   “失去的事业”指的是美国内战后南部白人建构的内战记忆,最初它仅是前南部将军朱巴尔·厄尔利对内战的个人解读,大体包括“内战是因州权而不是奴隶制而起”“奴隶制是有益的”等内容。在很多南方老兵组织的助推下,19世纪90年代“失去的事业”成为南部民众对内战的地方记忆。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开战,国内涌起地区和解的浪潮,北部社会接纳了“失去的事业”的部分论调,此后“失去的事业”开始长时间主导美国史学界对内战史的书写,进而影响美国公众对内战的记忆。

——摘编自罗超、高春常《美国史学界关于内战记忆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公众记忆中《独立宣言》所追求价值理念的变化,并分析民主共和党积极构建“杰斐逊神话”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失去的事业”主导美国内战史撰写的现象加以评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公众记忆”的因素。
2022-05-0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粤港澳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国家当作“理念”来看待的黑格尔,曾揭示过一个极重要的道理,他指出,国家制度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理念”的发展。因此,每个民族都有着具有自身特点的政治制度,要想把某一民族的国家政治制度强加给另一个民族,往往是徒劳无益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解读文中“理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予以阐述(要求:紧扣材料,自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