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俄国近代化道路与农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下图反映的是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2023-09-16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三)
2 . 盛极一时的西欧民族主义曾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19初对国家的这种息息相关之感从法国传到了邻国。他是通过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自然扩散而传到邻国的,而且也是对法国侵略和统治的一种反应。民族主义又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统一德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直到现在也说不清楚,但那些严厉的措施反而把德国最极端的民族主义刺激出来了,并且加进了种族主义。赔款对绝大多数德国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不仅普通民众,连中产阶级都陷入贫困,在很长时间中挣扎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德国人的生活非常艰苦,这为希特勒夺权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希特勒以复仇为号召,将德国的民族主义刺激到了极点,纳粹成为了德国人的选择,新的战争策源地也就形成了。

——摘引自钱乘旦《西方那片土》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已经进入了一个后民族时代。欧洲步入后民族时代是欧洲整合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体化进程能够激励不同国家的政治角色认同并转向新的政治机构,以寻求采取共同决策或者是把决策委托给更高一层的超国家机构。这种超国家机构不仅代表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协调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而且有利于政治精英把他们的.忠诚从国家层面上升到欧洲层面上去。....就欧洲一体化近50年的历史看,欧洲原有.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欧洲知识分子对一个统一的欧洲也越来越认同。

——引自翟金秀《一体化变量下的当代西欧民族主义新动向一新功能主义的视角》


(1)阅读材料一,归纳指出19世纪的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盛行的因素。结合所学,简述俾斯麦“成功统一德国” 带来的政治成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纳粹成为了德国人的选择”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初出现的三个“超国家机构”的经济组织名称,并概述20世纪90年代“欧洲原有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突出表现。
2021-06-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权利法索》外,“光荣革命”还附带有其他几项法律文件,使一个新的政治体制基本成型。1689年的《兵变法》,规定国王若征召一支常备军,只可以维持半年左右时间,否则不拨款。1696年的《叛国法》,其目的是不让国王以“叛国罪”为借口清除反对派,为被指控和犯“叛国罪”和“国暴”的人提供了法律保护。1701年的《继承法》,规定日后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

——整理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议会颁布这些“法律文件”的共同目的及结果由此而基本形成的“新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俾斯麦统一德国,较之以往德意志兰的分裂,乃是一种“革命”,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道路,较之无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的“红色”革命道路,则是一种“倒退”。从前一种的对照中看到了俾斯麦统一的巨大历史进步性;从后一种对照中看到俾斯麦道路的深刻的历史保守性。这种两重性在俾斯麦统一的后果中有明显的反映,比如其历史进步性之一,就是为德国工人阶级创造了在全德范围内进行反资本主义的有利条件。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述“俾斯麦道路”的“历史保守性”。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哪一规定“为德国工人阶级创造了在全德范围内进行反资本主义的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俾斯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德国成为世界教育界瞩目的中心……国家还瞄准那些对国民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从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产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都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持。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二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解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的原因。结合所学各举一项发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在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战后联邦德国推行什么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指出“国家的主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9-10-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到双方和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对双方及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年,他(高杉晋作)乘千岁九号船到达上海……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日本刚刚开国,吉田松荫就说过:“养国力、割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东北)、支那(中国)。”

——《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三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有过两次“换位”。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

——摘编自辛仲楚《中日实力在甲午战争后发生第一次“换位”》

(1)根据材料一,简述晚清局势对日本人士的双重影响。19世纪末,日本是如何侵略中国以“养国力”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这两次“换位”的不同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