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民法主要仿效欧洲大陆法,刑法则以中国明清律为蓝本,如“失误朝 贺”“失仪”等罪名就直接取自明清律中的《礼律》。据此可知,明治政府学习明清律(     
A.适应了加强集权的需要B.缘于对西方的刑法缺乏了解
C.旨在强化封建等级制度D.凸显了富国强兵的改革愿景
2024-05-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       
A.市场统一促进经济高速发展B.自由主义潮流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要求克服分裂状态D.实力增强推动海外殖民扩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开篇为《劝学篇》,他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者“化性起伪”的作用,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 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他还从博学、日省、专注以及学与思、学与行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学习的方法。

——摘编自王霞《中国荀子<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与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福泽谕吉被称为“日本近代之父”,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思想。其《劝学篇》陆续发表于1872-1880年,把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学习是为了使人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助于培养独立精神,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他认为“如国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国家独立的权利还是不能伸张。”

张之洞的《劝学篇》于1898 年问世。他认为“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他主张既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学问,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学问,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一定要中学先、西学后的顺序。

——摘编自王天桥等《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同名作<劝学篇>之学习观论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荀子的学习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学习观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学习观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
2024-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福建·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主管地方行政,同时另设管理藩主家政的“家知事”;对于藩政, “其人员黜陟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这一改革(     
A.推动了地方自治发展B.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
C.确立了近代民主体制D.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2023-11-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5年后,共和党主导国会制定美国南部重建方案:剥夺南方叛乱分子的选举权和担任政府公职的权利;赋予黑人公民权和选举权;组建有大批黑人加入的南方共和党,以保证其控制南方各州政权。但至1877年,南方共和党政权先后被民主党全部取代。由此可见,这时的美国(     
A.种族歧视顽疾根除B.联邦制原则遭到破坏
C.政党政治得到发展D.南方各州取得自治权
23-24高三上·山西大同·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初,日本男性的识字率达到了33%,女性达到了25%,而同期英国的识字率不过才25%左右,而清朝更是不足4%。这说明当时日本(     
A.实现了男女社会地位平等B.文明程度大大超越了清朝
C.已有全面学习西方的意识D.具有了近代化的社会基础
2023-11-02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学制》,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当时各小学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国语教科书,小学中普遍使用民间出版发行的翻译教科书。课文采用现代文,贴近生活,深入浅出,教育学生要忠君爱国、孝顺父母、勤奋刻苦。除此之外,还有地理、历史方面的内容。1886年,文部省规定对小学国语教科书实行审阅制度,规定通过审阅才能出版发行。同时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对此前的小学国语教科书进行整合,编纂了全国统一的教科书,其中《国语教科书读本Ⅱ》水平最高,以后编纂的国语教科书多参考此书。1904年,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管制,制订了国定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1941年,国语成为"国民科"的一个分支,以“培养皇国忠实的臣民”。

——摘编自张尚弘《近代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编辑特色、编辑方针述论》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了近代教科书的编写。1897年南洋公学陈懋治等人模仿译书院翻译的日本教科书体例编写了《蒙学课本》(蒙:启蒙之意),被视为国人自编教科书之始。书中既有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也有中国最根本的思想理念,从自然科学到日常礼仪、从历史故事到地理知识,几乎无所不包。课文用浅显的文辞、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道理融汇于儿童生活,成了近代语文教育的发蒙之作。一些蒙学课本还继承了传统蒙书描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历史悠久等特点。1906年,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共102册,其中民营出版机构发行的就有85册。

——摘编自毕苑《从蒙学教科书到最新教科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编写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近代教科书的编写。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教科书编写的因素。
8 . 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是影响①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力变化的重要因素
B.两次工业革命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
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中国有关
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人开始穿西装、侧造鞋、打洋伞、使用人力车及自行车,日本政府还颁布《散发令》提倡理发。但19世纪80年代末以后,日本却开始倡导“日本主义"、树立天皇权威,渲染对外战争。这一转向表明日本(     
A.倡导全盘西化B.崇尚军国主义C.重回君主专制D.放弃文明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林肯政府于1862年5月颁布《宅地法》。该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的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交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作为份地,且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从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这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的目的是(     
A.缓解当时财政困难B.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C.关注民生消解贫困D.服务战争维护统一
2023-02-01更新 | 425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