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俾斯麦指出,“普鲁士必须领导别人,而不是追随别人”。并且他认为建立以奥地利为中心,包括所有德意志邦国的“大德意志”的统一是欧洲所不能容忍的格局,必将遭到打击,“小德意志”方案(排除奥地利的德意志其余邦国)才是适合普鲁士发展的最优选。俾斯麦的这一思想(     
A.基于德意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猛发展B.推动普鲁士容克贵族主导了德意志的统一
C.促使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度D.导致普鲁士军国主义思想扩展至整个帝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之初,革命者需要动员民众参与和支持对英战争,因此他们大多推崇斯巴达和古代罗马的奉献牺牲精神。随着战争的结束,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地位凸显出来,斯巴达、雅典甚至罗马的社会价值便遭到了质疑。1776年,美国革命者基于共识一致选择了共和制。但是激进的共和派主张建立基于社会平等的简单易行的民主共和国;而稳健的共和派把雅典社会描绘成一幅悲惨黑暗的景象,以此证明“纯粹的民主”在古代并不成功。稳健的共和派最终将自己的意志付诸宪法。

——摘编自李剑鸣《在雅典和罗马之间——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

材料二   “失去的事业”指的是战后美国南部白人通过建构内战记忆,为其战败做辩护,并试图夺回在战争中所失去的一切。这种内战记忆产生于战争中及战后,主要以老兵交流、家庭口述和日记等文字方式保存下来。“失去的事业”赋予战前南部的种种美德,把分裂行为建构成一场捍卫南部生活方式的光荣斗争。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新南部的经济发展,“第二次失去事业”增添了“士兵英勇”与“民族和解”这两大主题。世纪之交,联邦政府对南部老兵参与战场遗址维护的支持、一系列的邦联将军铜像在南部城市中心或新兴商业区的竖立,“失去的事业”开始成为美国人的历史记忆。

——摘编自罗超《美国史学界关于内战记忆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美革命者与古典传统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美国国家认同对历史记忆带来的影响。
2024-01-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藩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这一系列举措(     
A.摧毁了封建守旧势力的统治基础B.实现了西方科技的本土化
C.表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D.有助于推动日本的近代化
2023-06-11更新 | 6936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铁路类型繁多,有帝国、各邦及私人、私营铁路线等,并有60多个管理机构。1873年,帝国铁路局创立,通过国家购买逐渐实现了铁路国有化。这一举措的实施,得益于
A.四分五裂政治局面终结B.强有力的封建专制王权
C.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D.国家全而直接干预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2年5月,当威廉二世威胁要将在阿尔萨斯---洛林实行的新宪法“击成碎片”时,各地民众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个人政府”的运动,甚至自由党、中央党和保守党的许多报刊也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这一事件表明德国
A.民众宪法意识的增强B.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
C.政府决策被民意左右D.皇帝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历程(节选)

1871年成立文部省,领导教育改革工作,提出“文明开化政策
1872年颁布《学制》,提出普及国民教育,并规定开办农工、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兴办师范学校。
1886年颁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的设立,必须与它所在地区学龄儿童数量增长相适应;确立两级师范体制,培养专业教师。
1890年天皇下达《教育敕语》强调德育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明确教有目的是造就义勇奉公忠良臣民,以扶翼皇运
1894年通过《徒弟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等法规,从课程设置到资金来源全方位规范实业教育。

——摘编自安秀玲《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史作用》等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明治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教育敕语》颁布的历史影响。
7 . 19世纪晚期,德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因素是
A.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方针B.国家统一且政局稳定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没有封建残余的阻碍
8 . 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1815-1918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
A.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
2019-12-22更新 | 145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欧洲的力量均衡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C.日本实现“脱亚入欧”
D.美国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2019-09-02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2019-04-18更新 | 2839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