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典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
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
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3年日本被美国人迫使打开国门之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1854年至1867年接连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以天皇亲政并介入改革为标志的后十年改革,维新官僚及时纠正失误,全面调整近代化政策,走出困境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在日本扎下根。

——宋成有《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改革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政治领域的变化。
(2)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德意志第二帝国统治时期,德国的教师们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表明德国
A.是欧洲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B.尚未建立民主政治
C.有完成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4 .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说明德意志地区
A.启蒙运动尚未波及该地区B.实现统一的条件已经具备
C.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统一D.各邦国君主反对实现统一
2022-04-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后期,阳明心学传入日本。明治维新的很多重要人物都研究过阳明心学,他们十分看重阳明心学中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强调实践的主张,要求以实际行动变革社会。据此可知,阳明心学
A.因社会转型的需要而产生B.否定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
C.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D.对日本社会变革产生影响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到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合实际和超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30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1125日)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7日)


请回答: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2)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
(4)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综合以上材料回答:
(5)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2021-08-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

材料二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文书》第五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
(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都有哪些共同的成效?
2021-08-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写道:“(俄国人意识到)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前进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掩盖了俄国存在的问题
B.欧洲稳步前进的动力是制度和技术的创新
C.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是俄国停步不前的最大阻力
D.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是俄欧差距的反映
9 .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民“抱怨”的理由不包括
A.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B.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
C.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D.缺少成为自由劳动力的机会
2021-08-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日本明治新开始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A.资本主义的诞生B.资本主义的扩展
C.资本主义的危机D.资本主义的终结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