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3年日本被美国人迫使打开国门之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 1854年至1867年接连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以天皇亲政并介入改革为标志的后十年改革,维新官僚及时纠正失误,全面调整近代化政策,走出困境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在日本扎下根。

一宋成有《日 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改革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3 .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成员中江兆民在“目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蓄积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之后,发出了“始惊,次醉,终狂”的感慨。此次出使对日本的影响是
A.与西方国家的外交由此开始B.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
C.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D.推动政府颁布《五条誓文》
4 . 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天皇中心主义”,它“所规定的日本近代天皇制,是藩阀专制的延续和发展。”可见《大日本帝国宪法》具有“天皇中心主义”特点所反映的本质是
A.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B.严格的选举资格限制
C.建立日本近代天皇制D.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
5 . 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B.林肯领导独立战争
C.俾斯麦实现德国统一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6 . 材料 村社是俄国长期存在的一种农村基层管理机构,在农奴制改革前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1861年改革后,村社发生了新变化,农村成年男子大批外出打工,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妇女参加村社大会愈益具有普遍性;家长代表制原则日益受到削弱,进一步扩大了村社内部民主的基础。村社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甚至在一些村社还提出开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申请。村社制度,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古老传统,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摘编自(俄)普·恩·兹里亚诺夫《十月革命与农村村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发展的新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村社改革的意义。
7 . 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D.倒幕派的形成
8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2020-06-19更新 | 41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就是因为俄国未能跟上欧洲。”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    )
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C.“我国无暇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毋宁脱其伍而与西洋之文明国共进退。”
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2020-06-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宣称:“德国就我一个主人。”这说明德意志(       
A.属于君主专制的国家B.尚未实现统一
C.议会没有任何权利D.政体带有专制色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