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改革的失败,既取决于社会基础,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初期,欧洲和日本一样,是从多样性的封建体制(注:指分封体制)和充分发展的社会结构的母胎中诞生的。……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

——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

材料二 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有何效果?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021-06-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67年,德川幕府提出“奉还大政”的主要目的是(  )
A.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B.保住幕府实际权力
C.趁机准备反扑武装力量D.支持天皇
3 . 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作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把军事阶层当作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权力制衡的缺失B.军事实力的强大
C.历史传统的延续D.专制主义的传统
4 . 列宁指出“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B.缓解了俄国的统治危机
C.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5 . 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2021-05-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双流棠湖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材料三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这些志愿者帮助美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后,回到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祖国……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正如当时一家报纸所说:“在帮助美国13个州夺取自由之时,我们也在为夺取自己的自由做准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列举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战争后美国的国家体制及其弊端。
(3)据材料三,简述法国“巨变”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德三国最终确立政体及所依托的法律文献。
7 . 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金额(日元)利率
武士(1874—1876年)16 565 0008%
大名(1877年)31 412 4055%
大名和武士(1877年)108 242 7857%
神主(1877年)334 0508%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

材料三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
2021-05-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649年,沙皇通过《国民议会法典》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这主要说明
A.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最终形成B.农民地位下降,沦为农奴
C.农奴即奴隶,属于地主的私产D.农民对地主依附关系被取消
2021-05-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内容节选自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第三条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说明这场改革
A.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性质B.已满足了农民的要求
C.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D.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
10 . 亚历山大二世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促进政治近代化的措施有
①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②沙皇掌握地方和城市实权
③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④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