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2022·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萌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日本亚洲主义原是一个多翼并存的思潮,其中的兴亚论、国粹论,主要体现为日本民族主义者抵抗西方侵略,要求亚洲民族联合起来而恢复一定的独立性的思想要求,反对文化上的全盘欧化,建立日本与亚洲自尊自信的意识主体的精神愿望,且透露希求结成亚洲经济共同体以抵制西方经济压迫的初始意念。然而即使是这个时期的亚洲主义,也在组织上、思想上,隐含着侵略主义的元素。1891-1898年间日本亚洲主义发生急遽变化。这时期的亚洲主义,理论上炮制日本膨胀论,提出觊觎中国领土的保全支那论;实践上继承日本浪人集团的侵略传统,开展对中国的实地调查,为日后侵略中国积累情报资源。早期亚洲主义性质发生根本异变,蜕变为日本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侵略主义理论。

——摘编自盛邦和《日本亚洲主义与右翼思潮源流-兼对戚其章先生的回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亚洲主义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亚洲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2-04-09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30年落成的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皇家博物馆”,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因收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1855年该馆完工,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

——摘编自《西方博物馆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皇家博物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鲁士创建及扩建博物馆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初期,新政府愈发感到要发挥媒体的工具性功能,于1871年重新审定颁布了《新闻纸条例》,突出新闻奖励政策,鼓励报纸多登载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内容,并介绍一些西洋器具,引人喜新向上。条例的颁布也极大地鼓舞了政治开明官员参与报纸事业的热情,他们或参与策划,或给予劝奖,或直接创办。1872年,政府将出资购买报纸作为各府县的义务,在各地的学校、村公所等地让专人为民众阅读用公费买来的报纸;在东京、大阪等地开设报纸阅览所,免费给民众发放报纸,供其阅读。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报纸媒体介入了政党交锋,成为典型的“政争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安平《近代日本报界的政治动员》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初期报界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初期日本报界发挥的作用。
2022-03-25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明治时期,在吸收了近世日本町人的经营私利正当之观念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权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和民权理论家们冲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利为“恶”的传统观念,充分阐述人民获取私人利益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正当性,并对私有财产权的特征进行了论证。他们主张对这种私有权利,政府不仅不应当干涉,而且应当给予法律保护。这种新的思想对日本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国策作了理论诠释,并对新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条款的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

——摘编自许晓光《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的影响。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奥勃洛摩夫卡是由三、 四个小村子组成的庄园,离最近的市镇也在30俄里以外。贵族地主奥勃洛摩夫和隶属于他的农奴和仆人就世代居住在这里。这样的庄园随处可见,庄园经济生活完全按照自然经济法则,由农奴种地,养猪、牛、羊、鸡、鹅,酿酒及制作蜂蜜、果酱、腌菜等,很少和外部进行商品交换,有的人一年才赶一次集,此外与外界再无往来。他们很少花钱,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守财奴心理作祟,认为把钱锁在箱子里更保险。这里的人们什么都信,既信树精,也信僵尸鬼。人们很少读书,把读书只当成消遣解闷,从来没有想到读书会增加知识,使人远离愚昧。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遵循祖上遗留下来的规矩,认为生活本该如此,别人也一定像他们一样生活着,否则就是罪过了。

——摘编自郝丽娜《俄国农奴制的挽歌——〈奥勃洛摩夫的梦〉的解析》


(1)据材料,概括当时庄园的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俄国庄园制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公元604年起,日本长期使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1872年(明治五年)119日,明治政府宣布废除旧历,颁行太阳历,以与西方国家接轨。新历以即将到来的123日为明治六年11日;把一年定为365天,每四年置闰日一天;实行二十四小时制。明治改历一反明治初年新政府办事拖沓、反复争议的作风,仅用23天时间就结束了使用了1300年的旧历。仓促改历的出发点在于削减公务人员两个月的工资,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为解除民众的困惑和混乱,福泽谕吉专门撰写《改历辩》从文明开化的角度进行了辩解。18764月,日本放弃了传统休息制度,实行周日休息制度,从而在时间秩序上与西方国家全面同步。1888年,日本标准时间的设定,确立了全国统一的时间秩序,与欧美国家进一步接轨。

——摘编自李卓《探微日本明治改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改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改历的影响。
2022-03-1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

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众建而分其势”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面对广袤肥沃的土地,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1802年颁布《俄亥俄授权法》,规定公有土地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投入公共交通建设。……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这既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边疆治理成功推进的保证。美国政府还推行了“熔炉”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盍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但是“熔炉”理论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样美好,甚至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以印第安人为例,建国之初的100多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万人。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美国和清代在边疆治理措施方面的不同点.并指出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2022-03-09更新 | 53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结束后,人们对于理性的信仰已经衰落,但以福泽谕吉(1835-1901)为代表的日本国内知识分子,仍然坚定地信仰“进步”这一观念。这一信仰也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负面结论:颓废和落伍的反面教材;是日本实现脱亚入欧的桥梁。福泽谕吉因此认为,日本实现开化的源泉在于西方。福泽谕言倡导“文明开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促使日本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责任感的公民。福泽谕吉偶尔也规倡男女平等,但是仍然认为女性的主要地位在于家庭。他认为不可赋予政府过多权力。由于对政府持怀疑态度,他不出任任何政府职务。致力于著述、办报、办学。在福泽谕言看来,独立自主之于国家和个人,后者才是前提与基础,个人的独立自由将会促进国家的富强和民主。

——摘编自【美】康拉德.希诺考尔《日本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福泽谕吉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又有哪些必须批判?
(2)根握材料并结合斯学知识分析福泽谕吉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9 .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材料一   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摧毁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势力和德意志联邦的全部旧关系,完成了300多年来德意志民族不断追求的统一大业,并把德国带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不再任由欧洲强邻欺压和宰割。统一也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保留了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煽动并利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成为欧洲国际政治中不安定的根源之一。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45年2月,在法西斯灭亡的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9月,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尽管如此,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东欧剧变的历史环境下争取民族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柏林墙”开放,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在美、英、法、苏四强同意下,两德达成统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德国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两次统一的方式的差别及其影响的不同。.
2022-02-13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组和改造,以资利用。幕府创立的昌平黉、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教育机构,几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教育.武士长期垄断、身份等级差别鲜明的旧文化教育体制,成为历史的陈迹。

——摘编自宋有成《新编日本近代史》


(I)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在推行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