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870年,第一国际巴黎支部发展到20多个,并建立了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后成为巴黎公社的领导核心,在巴黎公社64名委员中,第一国际巴黎支部联合会的成员占37名。由此可知,第一国际为巴黎公社(     
A.准备了指导思想B.奠定了组织基础C.指明了正确方向D.提供了工人政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
B.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
C.罐头工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
D.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十月革命的胜利”“亚非拉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据郭梦羽《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4 .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C.改变了生活习惯D.改善了生活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66年,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强调要把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伟大任务,号召各国工人在斗争中要互相支援,把各国工人争取自身解放的分散斗争纳入共同的轨道。该指示(     
A.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鲜明特征B.强调工人阶级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
C.意识到建立工人政党的重要性D.有力地支持了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
2023-11-23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生产带来劳作方式的深刻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蒸汽时代加重手工工人的生活负担D.阶级结构的变化引发了机器发明
2023-11-20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下半叶,英国绝大多数在大学受过训练的科学和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受雇于教学部门,而制造商们继续偏爱和聘用的工业化学家或工程师绝大部分是在其工作中接受培训的。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政策环境制约人才选用B.科技教育政策调整滞后
C.教育发展缺少内在动力D.工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23-11-1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史诗》(四)“通往雪松林之路”中记载:吉尔伽美什攀登上山巅,以小麦粉献祭山峰之神。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

史料三   下图为现藏于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的距今4000多年的古埃及小麦石雕

材料二   公元前6000年前,苏美尔人用大麦芽酿制成了原始的啤酒。古埃及人把啤酒作为礼品赠送给官员或用于祭祀活动。

公元前48年,凯撒将啤酒传统酿造技术带到了欧洲,但被视为野蛮民族的饮品。

公元4世纪,啤酒传遍了整个北欧。

1516年,德意志颁布《德国啤酒纯酒法》,规定啤酒只可以用啤酒花、麦子、酵母和水做原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酒类法律。

16世纪,英国啤酒馆的数量急剧增加,酗酒和治安案件激增。

17世纪初,荷兰、英国人把啤酒技术带入了美洲新大陆。

1773年,库克船长率先在澳洲酿造啤酒。

1830年左右,德国将啤酒新技术传播到全世界。

1903年,英德合资创办“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即青岛啤酒厂前身)。

1923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政变”,后失败。

20世纪,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啤酒。

20世纪80年代,青岛啤酒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

21世纪,啤酒产量居世界酒类饮料之首。

——以上材料综合改编自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啤酒史话》、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资料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小麦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啤酒的发展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以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到1730年,利物浦船舶进出口吨位达到37000吨以上,1750年为65000吨,1760年为100000吨。笛福描写道:“在我第二次和第三次游览之间它(利物浦)又大了一倍以上,它的财富、人口、商业、建筑物还在一天天地增加。”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B.利物浦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
C.英国在世界积极推行自由贸易D.海外贸易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10 . 对下面曲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注:美、英、法、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
A.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B.④代表法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C.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D.②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