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某学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是一项划时代的社会实践,它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在短短72天内对民主型社会的塑造犹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一场爆炸。该学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革命(     
A.成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践行了工农联盟斗争策略D.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污染了城市水源,对环境和卫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材料中污染物指的是(     
A.水电垃圾B.汽车尾气C.煤炭废气D.工业废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迅速城市化,人口的大批流动与转移,给城镇精神关怀的基础设施——教区和教堂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尽管人们的宗教感情十分强烈,希冀得到宗教上的精神关怀,然而在许多城镇尤其是新兴城镇,国教教堂座无虚席,没有足够的位置容纳想去做礼拜的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贫乏的精神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国教会既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福音运动和卫斯理宗等新宗教担负起民众精神世界的职责。卫斯理兄弟和怀特菲尔德创立的卫斯理宗适应了转型期社会的剧烈运动。卫斯理宗自称为“循规蹈矩者或严守教规者”“起先他们还按照教会惯例,在教堂中听众布道,不久,他们就走出教堂,向千千万万一向被遗忘的劳苦大众转达上帝的关怀”。以此为契机,在英国复兴了以传播福音为己任的福音运动,他们不仅宣传宗教问题,而且广泛关注社会问题,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极大的影响。卫斯理宗关注城镇大众,认为人数最多的地方是最适宜布道的地方。卫斯理宗所运用的俗人牧师、巡回布道和露天布道等形式,为福音运动及其它非国教所沿用,成为18—19世纪英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的新式精神关怀 。

——摘编自陆伟芳王桂山《近代英国城市化中的精神关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中精神关怀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城市化中精神关怀的影响。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7年,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Made in Germany”,这一做法主要是为避免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竞争者的次货。然而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后,德国产品在1898年世界博览会上成为品质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制造”能够脱颖而出缘于(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B.严谨踏实的民族性格
C.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D.政府对经济强力干预
2024-05-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工厂,标志着工厂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20年里,工厂制度在英国逐渐普遍起来。到1788年,英国已经建立143家纺纱工厂。1840年英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已经达到1770年的20倍。

材料二   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中,即在工厂中,我们始终可以见到一种简单协作,也就是说,好几台相同的工作机(暂且把工人撇开不谈),同时地和共同地在一个工作场所进行工作。在农业机器化的地方,农民面临与奄奄一息的家庭手工业同样的命运。旧社会最牢固的基础,与农民一起被消灭掉了。农村中“剩余”下来的农民和雇佣工人,纷纷流入城市。“机器使体力成为多余的了……这种代替劳动和劳动者的强有力的手段,立刻变成一种不分男女老幼,把工人家庭一切成员都归资本直接支配,从而增加雇佣工人人数的手段。”工厂里的强制劳动不仅侵犯了孩童爱好游戏的权利,而且还排挤了自由的家务劳动,这种家务劳动原来是工人家庭本身需要的。

——摘编自【德】卡尔·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的意义。
6 . 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缺乏安全设施和监管制度,工人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危险。在资本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广大工人的收入却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由此引发了工人阶级的不满,促使工会运动兴起。据此可知,工会运动的兴起意在(     
①争取工人的权益   ②改善工人工作条件③获得高额的报酬   ④推动工人阶级发展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的英国,商业性的职业体育比赛及其他付费观看的表演项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休闲娱乐活动,如马戏团演出、剧院表演、赛马、足球、板球等。这反映出(     
A.经济变革影响人们生活方式B.人们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
C.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D.政府重视公共事业的建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西班牙与葡萄牙大量人口移入拉美,其进程持续几个世纪。英国则紧随其后,重点向北美移民。19世纪,西班牙、英国对外移民趋缓,爱尔兰和德意志成刀里要移民输出地。19世纪末,相对落后的东欧和南欧又成为欧洲主要的移民输出地。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最大移民输入地的美国,其“边疆”开拓基本结束,原本高度开放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转向。进入20世纪,西欧对外移民数量大大减少,东欧地区的对外移民在一战之后基本停止。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材料三   对于早期殖民国家来说,能否稳固地控制殖民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本国移民的多少。而对于没有殖民地的德意志来说,移民则使“人口过剩问题在整个19世纪都显得微不足道”。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对外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欧洲对外移民减少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对外移民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博览会的核心是一场现代性的狂欢,到10月闭幕时已有600万人购票进场,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多的平民被运往同一集会。得益于俱乐部、工人协会、技术工人学会等帮忙安排行程和住宿,大量工人阶级(在城镇而不是农场里工作)才能够前往伦敦。铁路公司为他们提供整套服务。一个外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1851年来到伦敦,他在皇家交易所大楼设立了海底电报办公室,为伦敦和远至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的客户提供欧洲金融和商品市场的最新信息,电报传来的美国的价格信息也会被及时发给他们。资本从伦敦金融城源源不断地流出,伦敦金融城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同时,来自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利物浦,英国把廉价的纺织品和制造品倾销到各个国家的港口,却要把外国工业扼杀在摇篮之中,它还抬高商品价格,用经济力量来强迫其他国家放弃发展本国工业,只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然后出口到英国。然而,博览会上划时代的柯尔特六发左轮手枪、麦考密克的收割机和其他发明一起,证明了一件令博览会东道主感到不安的事情——美国正在崛起为重要的工业强国。

——摘编自〔英〕本·威尔逊《黄金时代:英国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到英国实地考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并同英国工人运动建立联系。回到布鲁塞尔,他们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1月底,《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刊印。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制度成了生产力不能忍受的桎梏,唯一可能的出路就是实行社会革命,把社会生产力从过时的社会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把真正的生产者、广大人民群众从雇佣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共产主义社会的工业部门生产将不再由个人企业主来肆意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人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制订计划。这样“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发展”。因此要实行的是那种消灭了私有制形式的工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将克服私有制条件下大工业的弊端,人类社会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及标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024-05-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