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让《资本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飙升到了前一年的近三倍,脱销了6个星期,“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反映了(     
A.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认同B.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经济危机
C.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理论D.马克思预见了现代社会的问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

法国

美国

世界工业产量排名

1870年

第4位

第2位

1900年

第4位

第1位

1870年至1913年工业增长幅度

1.9倍

8.1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法国政局并不稳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当时,欧洲的多数国家都被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贸易战中,法国也不例外。法国甚至在1888年到1889年和意大利爆发了关税战。法国于1881年确定的关税最初与德国一样高。这突出表现在粮食税征收上。到19世纪末,法国对外国粮食征收的是港口价格1/3的税费。法国将这笔来自国外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修建铁路和运河,将农村地区与法国城市连接起来,这既增强了国家实力,也得到了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德]帕尔乌斯《欧洲粮食的力量》等

材料三   自二战结束至1959年以前,法国长期处在保护主义的封闭中。除了少数成功的对外贸易尝试之外,法国历届政府维持着《梅利纳法案》传承下来的关税保护主义以及1939年制定的外汇管控政策。法国基本上在国际贸易上处于“孤立”状态。作为1948年《哈瓦那宪章》的签署国之一,法国维持着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则截然相反的限额制度:除了1954—1955年以及1957年6月—1958年10月之外,法国其他时期的自由贸易比例(无限额进口所占份额)极低,甚至为零。然而这一时期,法国工业生产蒸蒸日上,工业产值较战前水平翻了一番。家用电器、石油化工和电子制造业等产业飞速发展。材料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可以与其他工业大国媲美。

——摘编自[法]让·弗朗索瓦·艾克《战后法国经济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与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同,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外贸易政策对其经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美国工人的工资往往高于西欧工人,已经得到了选举权,所进行的罢工运动、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和竞选活动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在整个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工人运动一直是分散的,规模不大的,甚至在一个城市中也不能步调一致。这表明(     
A.社会矛盾缓和降低了工人的革命性B.美国宪法赋予工人阶级充分的权利
C.空想社会主义决定了美国工人运动D.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广东卷)
4 . 世界博览会是体现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国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使此次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有紧密关联。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这是世博会诞生的条件之一。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着眼扩大贸易,世博会成为绝佳选择之一。交通与通讯革命也促使了世博会这一新型交往平台的出现。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时间晚清民国初年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参加世博会,所产“荣记湖丝”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主办方一再邀请,清政府勉强同意由海关洋员负责参展事宜。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并于次年颁布《出台赛会章程》鼓励商家踊跃参赛。该章程结束了近代中国海关代理赛会的历史。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奖章列所有参赛国之首,极大提高了中国形象。据美国商务部调查报告,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上一年猛增了6000万美元。

——摘编自乔兆红《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演变趋势,并简述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所示是19世纪法国(天主教国家)部分年份的修女人数。法国修女人数的变化反映出(     
年份1808年1816年1825年1850年1861年1878年
人数(人)1234316011271916600090343127753
注:中世纪以来,欧洲修会掌握着主要教育资源,并广泛参与涉及教育、救济等社会服务工作中,修士(女)亦可从中获取一定报酬。
A.传统秩序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调和B.宗教秩序主导法国的社会运转
C.工业化助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工业革命引发严峻的经济问题
6 . 1826年头三个月英国工业用棉的需求量,总计从1825年的平均每周12000包降为8000包。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等工业中心,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工人生活状况日益贫困化。许多工厂实行非全日制用工,曼彻斯特的企业主决定再降低工资10%。这表明(       
A.英国无产阶级革命日渐成熟B.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
C.经济危机暴露了社会的弊端D.棉纺织业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8 . “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极为平常,其技术要求绝不会超过木匠、磨坊制作匠和领匠的创造能力:如飞梭、珍妮纺纱机。即使从科技上看来最为复杂的机器(1784年瓦特发明的旋转式蒸汽机),其所需的物理水平也不会超过此前大半个世纪已经达到的程度。”这一论述强调了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A.得益于工匠坚实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基础
C.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大机器的生产发展D.首先发生于纺织业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克思说:“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这说明(     
A.工业革命促使阶级矛盾激化B.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竞争加剧
C.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构成复杂D.工人阶级缺乏武装斗争意识
10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污染了城市水源,对环境和卫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材料中污染物指的是(     
A.水电垃圾B.汽车尾气C.煤炭废气D.工业废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