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新的技术发明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德国的物理学家雅科比在1834年制成了最初的电动机,德国的科学家维尔纳·西门子在1866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电能得以广泛运用。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1879年制成了白炽灯泡,民用照明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全新的电码,推进了电报系统的发展和通讯网络的铺设。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

——摘编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1871年,德国的钢铁年产量才是英国的五分之三,到1900年开始超过英国,到1914年,它的年产量已经是英国的两倍,但是仅仅相当于工业新巨人美国的一半。1914年美国的钢铁产量比德、英、法三国的总和还要多。英国作为机械化的开拓者,正在被旧世界和新世界抛在后面。在1914年之前的二十年里,这三个欧洲强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50%左右。可是,从1870年至1913年,美国却有着比这三个强国要高得多的4.3%的年增长率,德国是2.9%,英国只达到2.2%,法国才1.6%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2024高二·江苏·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2年夏,伦敦举行世界博览会,300多名法国工人代表前往参加,受到英国工会联合会的热情接待。1863年1月22日,在伦敦召开支援波兰起义的群众大会,法国工人组织应邀参加,法国工人广泛地讨论了英国工人的呼吁书,热烈支持英国工人的倡议,声援波兰人民的斗争。这表明欧洲工人运动的显著特点是(     
A.注重以议会为舞台进行斗争B.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
C.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同步进行D.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增强
2024-03-17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2
2024高二下·北京·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工业革命后,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上述材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加强了世界联系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改变了社会生活D.造成了环境污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如下图)。然而,河中巨大的蒸汽轮船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了河流。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两个对立阶级出现B.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D.加剧资本主义内部矛盾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文化习俗词典》之后的部分词条

Bradshaw’s   National
Railway   Timetable
(布莱德肖全国铁路时刻表)
1839年首次印制的全国铁路时刻表,以出版商乔治布莱德肖的名字命名。
The Grand Exposition
(大博览会)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国际贸易会,开创了举办国际博览会的先河。
Black   Area
(黑色地区)
英格兰中西部以伯明翰为中心的一带,有许多煤矿和铁矿厂。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烟囱冒着黑烟,建筑物被熏黑,因此被称为“黑色地区”。
THE Royal Automobile   Club   and   the   Grand   Prix(皇家汽车俱乐部与老式汽车大赛)创办于1897年的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是英国著名的汽车俱乐部,它为入会车主提供维修、旅游等方面的服务。
指出材料中词条的解释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7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2021-08-09更新 | 1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原产地传入途径种植状况
玉米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玉米、甘薯、马铃薯的推广……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
甘薯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美洲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岛,再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并指出其传入对明清社会产生的影响。
(2)提取材料二相关信息,并据此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9 . 对如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
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020-11-0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主要类型概况
18~19世纪中期工农业国际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间的国际分工
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协作
现代化产品结构复杂,技术精密,相关国家或企业部门根据自身技术特长进行国际合作与生产

——摘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