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进而概括这些历史信息的主题。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论证材料二观点的论据。
2022-08-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全球通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2022-08-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大宪章》(1215年)规定: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权利请愿书》(1628年)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三年法案》(1641年)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权利法案》(1689年)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王位继承法》(1701年)议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摘编自《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1)材料一中推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是指哪些国家?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宪政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对英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英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在国内实行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在农村进行大规模图地运动,为城市工业发展准备了大量可供雇佣的“自由”劳动力。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培养了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应用提供了技能经验和人才条件;同时,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以牛顿力学和数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摘编自金倍《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爪哇进口燕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19世纪末“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形成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当时,英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发明天才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的冒险精神,而且事实上它还是有机会得到时代机遇所赋予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唯一国家。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一一进口新兴工业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出口由其制造的各种产品——从而由此获取财富……英国变得日渐富强起来。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四卷

材料二   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过17)-A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J.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潜藏多年的工业革命的“种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取得海洋支配权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2-05-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奉节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1年创办了第一个棉纺厂,到1779年,该厂已雇佣了三百名工人。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以水力作动力……可以同时纺织多个线头,纺出的纱坚韧结实,是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标志性发明。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应用高效管理原则的先驱,他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当时一般是14小时),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大型生产的人力、资金、材料和机器的组织、协调和计划方面,显示出了出色的才能。

——(英)帕特·赫德森《当前西方视野下关于工业化的争论》

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应有尽有,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之路,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双城记》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主要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1)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进而概括这些历史信息的主题。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论证材料二观点的论据。
(3)概括上述材料的共同主题,分别指出其不同的视角。
2021-06-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5年,扼守北大西洋入海口的大英帝国,为满足自身对奴隶贸易和工业品贸易的巨大需求,在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紧要的地理位置让利物浦从一个500人的小镇快速成长为当时英伦全岛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都市。1819世纪,利物浦海外贸易从短途的爱尔兰贸易,欧陆贸易,逐渐扩张到大西洋英美贸易圈。利物浦通过海上航线将西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烟草、蔗糖、棉花运往利物浦港口,然后通过运河或是铁路将物资运往英国内地,同时将经济腹地的纺织品、煤炭通过运河和铁路经利物浦港口远销欧洲和大西洋各地。

——摘编自崔晓火《利物浦:衰败母港的重生》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经济的独立为其独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的利物浦“快速成长”的表现,并归纳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
9 . 英国政府的干预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曼彻斯特工人来自邻近周边诸郡,这些移民大多是被高工资吸引而来,曼彻斯特为代表的英国粮食问题日益突出,英国政府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以支持运河和铁路的修筑。不仅保障了工业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粮食需求,为曼彻斯特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当粮食歉收、谷物价格上涨发生骚乱时,政府便会发出命令严禁囤积居奇,采取措施规范谷物交易。英国大规模议会圈地的进行,使荒地得以开垦,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一以曼彻斯特为例》

材料二   1813年的英国爆发了粮食危机,直接促使了《谷物法》的出台,《谷物法》的出台使英国暂时渡过了粮食危机。但是19世纪30年代末的工业萧条又一次导致粮价的波动和新一轮的粮食危机,于是在1846年《谷物法》遭到废除。《谷物法》的废除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使英国走上自由贸易的道路。谷物法废除之后英国进口国外市场小麦的数量大量增加。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英国的农业者们致力于改良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了英国的农业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国内的粮食供应,从而促使工业的稳定发展。

——摘编自赵博文《浅谈英国1813年粮食危机与<谷物法>》

材料三   19世纪30年代,英国流行病肆虐,政府开始干预控制疫情。《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强调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这是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组建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为主的研究体系。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近代英国政府干预公共卫生活动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分析英国乃至全球出现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和影响最大的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个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处古代文明名称,举三例其在文明交流中的贡献。
(2)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的具体表现,归纳其对世界文明交流的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及原因。
2021-09-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