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是发表于1805年的漫画《危险中的地球布丁:国家美食家在享用小点心》,其中两个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A.西班牙与葡萄牙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D.法国与普鲁士
2022-07-14更新 | 4382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书中写到,“事实似乎足够证明,第一批发明家决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艺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他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旨在说明(       
A.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科学理论对生产实践影响深远
C.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D.生产逐渐集中并出现垄断组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

——摘编自[德]卡尔·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做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

——摘编自李宏图等《世界历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   《柳叶刀》(国际医学学术期刊)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

1843年死亡的平均年龄

地区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地区/岁

拉特兰

52

41

38

巴斯

55

37

25

工业区/岁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摘编自《AP 欧洲史课程考试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蒸汽动力运用和机器化生产两方面来分析“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该图表明英国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增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的海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昊江县庵村市产铁搭、锄头、铁悼、桑叉、滑楔等;钱塘县产帮、犁;宜兴县篠里市产铁犁;苏州府城内亦有专门“成造田器”的作坊。在松江、常州的一些地方,明清时(特别是明代)有使用大型牛转翻车及风车车水的记载,这些水车规制颇大,结构较为复杂,由专业工匠制作。嘉兴县的水车,地方志将其与绢、布等产品同列为“货品”。在元代发明并在中原、四川若干地区一度得到广泛运用的大纺车,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纱机,其技术工艺水平已接近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亚麻纺纱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先进的机器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并未能够被制造和使用。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材料二   16~17世纪,英国工业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梳毛机、金属滚轧机和滚剪机,以及以水力为动力的轮锯、轮锤、鼓风机、起毛机、捻丝机等机器。18世纪初叶,刚发明的蒸汽机又被用于生产与生活,使用相当广泛,数量也已不少。这些机器都是英国本国制造的,表明当时英国在机器制造方面迅速地步入世界前列。

英国铁制生产工具和工具零部件,如矿井抽水机械,制砚、染色等行业中所用的铁淘盘、铁锅釜、铁缸瓮,造船业必需的铁铰链、铁线等,都迅速增加。由于铁工具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国内铁消费量也在激增。到1720年前后,英国国内年铁消费量已有4.4万吨左右,以1701年的人口计算,人均铁消费量约7公斤。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英国制造业与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