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史料记载,1851—1871年,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工业中心,此前,德意志的煤、铁、钢产量都已经超过了法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德意志帝国的建立B.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C.科学技术迅速发展D.德国煤铁资源丰富
2024-03-14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匠”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逸周书·文传解》中记载:“山林以逐其材,工匠以为其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工者,巧饬也。百工皆称工、称匠。”《管子·立政》说道:“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考工记》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器物制造的标准尺寸和技术要求,书中从零件制造、工艺应用、材料选择、规格要求以及成品检验等环节都进行了详尽叙述……被封建统治者、士大夫、官吏文人所鄙视的科学技术终究要发展,但是只能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依靠匠人经验的缓慢积累而自发地发展。崇德尚贤、德艺兼修也成为中国古代工匠砥砺技艺、修身养性的专业职责与精神追求。

——摘编自赵薇《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特点及其价值追求》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德国最初在制造业上采取偷师、模仿英法制造业的方式,假冒伪劣现象严重。1887年,英国在修改《商标法》条款时,带有侮辱性地规定,所有德国进口商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19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在深刻反思的情况下开始学习美国,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研究。德国工匠勤奋、严谨、有序、热情的工作态度无不体现着宗教追求,充满着理性精神的德国哲学,渗透着德意志民族内向、深沉和善于思辨的民族品格。从1907年德国建立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起,截至目前德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涵盖主要行业与产业的标准起草组织。一战后,德国相继出台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企业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并适时进行修订。德国著名的伍尔特集团,自1945年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生产“螺丝”这一单一产品,其产品在很多领域是不可替代的德国鼓励技术工人移民,在德国工作的技术“工匠”,享受永久居留权。德国“工匠”培育的最主要渠道是职业教育,有近80%的年轻人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且职业教育几乎覆盖所有职业。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德国在机械、钢铁、电气、化工等领域打下深厚根基,“德国制造”声名显赫。

——摘编自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工匠精神产生及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近代德国工匠精神的共同价值追求。
3 .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享誉全球,其设计意图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昊江县庵村市产铁搭、锄头、铁悼、桑叉、滑楔等;钱塘县产帮、犁;宜兴县篠里市产铁犁;苏州府城内亦有专门“成造田器”的作坊。在松江、常州的一些地方,明清时(特别是明代)有使用大型牛转翻车及风车车水的记载,这些水车规制颇大,结构较为复杂,由专业工匠制作。嘉兴县的水车,地方志将其与绢、布等产品同列为“货品”。在元代发明并在中原、四川若干地区一度得到广泛运用的大纺车,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纱机,其技术工艺水平已接近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亚麻纺纱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先进的机器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并未能够被制造和使用。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材料二   16~17世纪,英国工业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梳毛机、金属滚轧机和滚剪机,以及以水力为动力的轮锯、轮锤、鼓风机、起毛机、捻丝机等机器。18世纪初叶,刚发明的蒸汽机又被用于生产与生活,使用相当广泛,数量也已不少。这些机器都是英国本国制造的,表明当时英国在机器制造方面迅速地步入世界前列。

英国铁制生产工具和工具零部件,如矿井抽水机械,制砚、染色等行业中所用的铁淘盘、铁锅釜、铁缸瓮,造船业必需的铁铰链、铁线等,都迅速增加。由于铁工具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国内铁消费量也在激增。到1720年前后,英国国内年铁消费量已有4.4万吨左右,以1701年的人口计算,人均铁消费量约7公斤。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英国制造业与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记载,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一些作为“未来”工业时代标志的新兴工业,像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光学工业等,得到最早的开发和扶植。下列选项中,为电气工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A.西门子大功率发电机B.贝尔的电话机
C.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D.马可尼的无线电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的官服中,开始出现一种圆领式结构的官服——圆领袍。这种窄袖、舍身、长短过膝的圆领袍其实是一种胡服。考古研究初步判断,圆领袍的故乡很可能源自于西亚。我国已发现的这种圆领袍形象大约出现在东晋早期,地点在新疆的楼兰。……相比用汉以来.中国传统的交领式衣装和右衽式礼服,圆领式衣装具有保暖性更好、便于活动的实用功能,故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西北地区迅速东传,成为北方地区带有明显异域风尚的重要服饰品种。后来,同为北周柱国之臣的杨坚、李渊在各自相继取得隋、唐政权后均做出了将本为胡服的圆领袍直接纳入朝廷礼服的规定。相较赵武灵王第一次引入胡服改革中发生的激烈斗争,这次引入胡服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显争论的记载出现。

——摘编自赵连赏《浅谈历史上两次异域服饰引入对中国古代官服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战争和海外殖民的需要,使得英国的陆海军急剧扩张,军队、海员以及海外殖民定居者、海外殖民地奴隶等服装的订货需求大增。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服饰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量体裁衣的行会男成衣匠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一种新的供应体系出现,承包商接受订单,购买布料,依靠手工工场生产。

手工工场雇用大量涌入城市的女工,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成衣业的发展促使英国服饰业在18世纪之后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服饰如长袍、夹克、马甲、外套、成套服装都实现了成衣制作。在18世纪的精英眼里,没有一个劳动群体比佣人在服饰上更奢侈。当时的小册子、戏剧、讽刺画经常将仆人的服饰作为攻击对象。总体上来看,到18世纪,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质地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中下层大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随着质地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服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圆领袍成为朝廷礼服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圆领袍普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成衣业崛起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7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
B.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2019-05-04更新 | 24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2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文综试题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神话中的盖房搭棚的有巢氏,精于制陶的尧帝,发明舟楫的帝俊,都可视为史前时代某一行当的行业始祖神。人们常常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常常用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概称古代的工匠行业。古籍记载,“赵州石桥甚工,磨雕秘制如削焉。望之如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勾栏有石狮子。龙朔(唐高宗年号)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之,莫能相类者。”

中国历朝历代虽有轻工重农思想,但实际上由于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掌管工程、工匠、水利等事务。

——摘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手工业工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并简要评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织布效率大幅提高;1764年,织布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跑人,不仅是科学家,更是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1879年,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制成了白炽灯泡。以爱迪生为代表的工匠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德国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启工业革命的序幕,凭借着过人的工匠精神,“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标签而享誉世界,也使德国在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说:“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落后了。”近代以来,中国工匠群体却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的洪流……

——编自《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供给质量》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简要指出为什么近代中国工匠群体“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

9 . 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
B.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
C.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
D.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