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家庭天使观”影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囿于家庭小圈子。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打字员、书记员等专业办事人员来自中产阶级妇女,新兴行业的涌现,为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据纺织工委员会报导:兰开夏地区,因为工厂劳动,女孩子在16-25岁期间能够为自己积聚100磅左右的嫁妆,单身女子或寡妇也能够靠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而生活。1815-1835年期间,英国出现了独立的妇女运动:1835年,1500 名杭棉女工在西兰定举行罢工,这些妇女正是通过自己的组织,第一次为自己,为整个阶级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声。1866年,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的选举权,促使议会第一次讨论妇女选举问题。

——摘编自潘迎华、管佩韦《略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妇女》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英国女性角色和地位变化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法国的高级化妆品和奢侈品制造业仍旧十分发达,这类行业多以分散的小企业手工劳动为主。到1860年时,仅巴黎从事奢侈品生产的工人就有6.3万人。据此推知,当时法国(     
A.工业化进程受到制约B.城市繁荣刺激奢侈品生产
C.工业革命起步比较晚D.机器生产尚未在全国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国家比较富有的男子的典型服装是西装外套、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系深色领带或领结,穿浅色衬衣。而当时工人或农民多穿着结实又不妨碍工作的服装,如牛仔裤等。到了20世纪,西装逐渐成为工人、农民的日常服装,同时,牛仔裤等也成为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喜欢穿着的服装。这一变化表明欧美国家(       

A.工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贫富分化问题逐渐缓和
C.休闲实用成为服饰潮流D.社会政治经济得到发展
2023-04-10更新 | 79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夜生活是近代欧洲城市的伴生物。16、17世纪,化妆舞会、跳舞等娱乐活动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宵禁还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出台了一个“许可法”,规定供应酒水的娱乐场所午夜前必须关门,后来又延至0:30分。这主要反映了(     
A.思想解放改变生活方式B.城市管理适应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产业变革D.政府管理职能不断减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就18世纪后期英国在南太平洋航海探险活动指出,征服从不是英国的主要目的,占有金银等硬通货也并非英国人制订计划的主要动机……直接的征服和统治都是多余的,对当地的自由贸易和英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只能起到拖后腿的作用。该论述(     
A.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B.夸大了英国的世界影响
C.揭示了英国扩张的动力D.美化了英国的殖民侵略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史学的转变

1819世纪,欧洲史学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8世纪启蒙思想家热衷于撰写历史著作,后人往往把他们称为“哲人史学家”,并相应地把他们的历史著述称为“哲学式历史学”。“哲学式历史学”的史学编纂在空间上越出传统地域,开始把西方人目力所及的东亚和大洋彼岸、中南非洲等囊括到世界史体系之中,从而产生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史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和外交,而是整个社会和文化,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文化史。伏尔泰在写作《路易十四时代》时说:“我们应当致力于叙述值得各个时代注意,能描绘人类精神和风尚,能起教育作用,能劝人热爱道德、艺术和祖国的事件。”

19世纪,欧洲史学领域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史学研究不再是文学、哲学和神学的附属,而是变成一门自主的学科。很多史学家强调必须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各个民族,认为任何人都有权生活在自己的民族中。他们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争相撰写本民族和本国的历史。同时,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下层的历史,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

——摘编自刘耀春《延续与断裂:启蒙运动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进行评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8—1799年        法军占领埃及

19世纪                  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年        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年        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5—1918年        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年                  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46—1848年        美墨战争

1853年7月8日     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            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年                  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

1877—1900年        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       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年                  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1900年                  9个欧洲城市人口超过100万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围绕19世纪世界阶段性特征,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能体现时代特征,例如“工业化的世纪”;考生可以运用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阐述,也可以运用19世纪其他史实自拟论题并阐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生不能以示例为题。)
9 . “斯迈尔斯神话”是19世纪英国社会对工业家起源的普遍认识,即认为在工业革命中涌现的工业家们大多是践行了“自助”原则的“自我塑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9年,历史学家威廉·休顿通过考察得出结论:1783年时,伯明翰的富豪中财产在5000英镑以上的有209人,其中103人在创业之初几乎是一无所有,35人只拥有很少的财产。

——摘编自Francois Grouzet《工业家的起源》

材料二   1842年,托利党人威廉·托德在走访了英国的主要工业区之后,对自己的考察做了一个总结:“通过对我所能接触到的这些企业的分析一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这些企业都是其所在行业的样板——我发现,80%的工业家在其创业之初是一无所有或只有很少的本钱的……虽然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有50万到200万英镑的巨额财富。”

——摘编自Andrew urc《工厂的体制》

材料三     1854年,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描述:焦煤镇的主宰约瑟亚·庞得贝是一个大工厂主、银行家、商人,但却有着卑微的出身和苦难的成长史。他是一个私生子,在阴沟里降生并被生母抛弃,他先是由酗酒的外祖母抚养,后来四处流浪,白天在阴沟里过,夜晚在猪圈里过。经受了种种苦难和虐待,但他自学成才,从店铺的招牌上学会了字母,从观察教堂尖塔的钟学会了辨别时间。他从一个流浪儿、小听差、流浪汉、苦工、看门人、小职员起家,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做到了总经理、副董事长,最后成为拥有许多家工厂、银行的成功人士。

       ——摘编自Char1es Dickens《艰难时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斯迈尔斯神话”。
(2)分析说明上述材料对于研究“斯迈尔斯神话”的价值。
10 . 如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关税调整的部分大事,这反映了当时
1842、1845年先后废止制成品和原材料出口税,并减免127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
1882年纳税进口商品项目只余下20种。
1921年实行《保护工业法》,对关键工业产品征收33.33%的进口税。
1932年通过《进口关税法》,除已课税的以及小麦、肉类等商品外,对帝国外的商品一律征10%的关税。
A.国际贸易开始法制化B.英国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C.英国综合国力的变迁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2022-04-08更新 | 545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