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68-1772年美国出口贸易地理分布及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

区域新英格兰地区中部殖民地上南部地区下南部地区
英国66768986
南欧2311
英属西印度群岛32211013
非洲0000

——据【美】加里·M·沃尔顿等《美国经济史》

1870-1914年美国出口贸易地理分布及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

时间美洲欧洲(其中英国所占比重)亚洲大洋洲非洲
1870年1781(55.4)110.4
1880年1186(54.3)111
1890年1680(51.6)221
1900年1675(38.3)531
1910年2765(29)421
1914年2863(25.1)621

——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美国历史统计:从殖民地时代到1957年》

你如何认识与表1相比,表2所反映出的美国出口贸易变化?
2023-05-10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押题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1年,9个拉美国家举行利马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   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指出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
3 . 下图为1810~1860年,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每100千克棉纱平均价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米卢斯地区(     

A.棉纺业投资额大幅下降B.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C.资本家的收益大幅下降D.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2023-02-14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801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伦敦实际人口数是900000人,1811年增长到1050000人,到1831年伦敦人口达到1595000人。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食物物种的交流B.城市化的推进C.工业革命的深化D.生活方式的变化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5 . 英国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长期实施保护主义。据统计,17961845年间,英国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其中18201835年间曾出现增高,最高的年份达65%。正是经济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培育了英国工业,使美(英)国日趋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方才积极倡导并正式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摘编自江涌《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1843年,中英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这个税则上载列的进口货税目共48种,出口货税目共61种。从总体上看,进出口税率多在5%左右。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工业品棉织品的进口税率定为“每百两抽银伍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比中国自主的粤海关实征税降低了约5879%。为英国棉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萧治致《鸦片战争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能够迅速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降低关税的不同影响。
2022-09-03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6 .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拉,新闻通过环绕全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可能出现于
A.“蒸汽时代”B.宗教改革时期
C.“电气时代”D.文艺复兴时期
2022-03-03更新 | 27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新教材)试题
7 . 下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进行B.君主立宪制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D.垄断组织的产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优先股制度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英国。由于当时英国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以及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许多大型工程由于资金匮乏不得不中途停顿,优先股便在铁路公司中应运而生了。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19世纪30年代,美国几家在马里兰修建铁路和运河的公司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马里兰州政府考虑到铁路建成的巨大利润,在1836年通过的法案中同意向其注资,但要求在三年后保证每年6%的股息,且股息支付顺序位于普通股之前。此后美国优先股制度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在采掘、冶金、纺织等行业亦被广泛采用。当时的优先股一般享有议决权,但1870年俄亥俄州颁布法律规定优先股不得享有议决权之后,优先股的议决权逐步被舍弃,现代意义上的优先股逐步成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材料二 清政府以新式企业从国家政府手中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为依据,要求企业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报效。这种情况在洋务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中比较普遍,报效成为这类企业盈余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如1882年电报局转为官督商办,议定从当年五月起,缴还官本银六万两,以后在五年内分期续缴银二万两,免计利息,其余垫款约九万八千余两,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的洋务、军务电报作为头等官报,将其应收的电报费陆续抵缴,此项抵缴完毕后,头等官报也不收电报费,作为电报局对清政府的报效。

——摘编自严亚明《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外商在华企业(至少在特种股票发行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近代数百年来形成的成熟企业制度。而华商企业的企业制度则借鉴西方并融合了传统的投融资理念,且只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在近代中国的大部分时期内,外商在华企业在税收(如厘金)、融资(如股票溢价)、法律(如租界)等方面拥有诸多特权,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又进一步迟滞了华商企业制度演进的进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优先股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公司“报效”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美与中国企业分配制度得到的启示。
2024-04-25更新 | 19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9 . 1824年,英国立法允许工会合法存在。1860年代和1880年代,德国、法国也制定工会合法存在的法律。这表明当时欧洲国家
A.社会主义运动日渐深入B.工人阶级国际团结逐步加强
C.政府借立法调和劳资矛盾D.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增强
10 . 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中重大的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它已经在西欧的制造生产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热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现代工厂制度起源于18世纪后1/3时段的英格兰。世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它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因而大可以将它比作一场革命,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很少有政治革命会产生如此深远地影响。

——(英)蒂莫西布菜宁《追逐荣耀1648-181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的工业革命发生的技术条件,并从技术因素的角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者的显著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现代工厂制度的起源”和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阐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