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恩格斯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 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的判断(     
A.源于初等教育日益普及B.说明社会分工界线的模糊
C.基于机器大生产的需求D.鉴于启蒙思想对人的关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摘编自《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 工业革命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对亚、非、拉地区侵略手段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等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当时欧美已经走上了先进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亚、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制度,因而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地区与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的矛盾中,前者必然要为后者带来沉重的灾难。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扩张领土的同时,凭经济实力,加紧掠夺和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输出、掠夺性贸易、海陆交通及通讯工业发展,瓦解了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把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起,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必然为前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带来沉重灾难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
2023-07-10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海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
2023-07-10更新 | 4209次组卷 | 29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二下·湖南·期末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示为学者张联朋《用唯物史观整体认识世界近代史》一文中关于世界近代史发展演变的几个视角。

视角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视角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促进)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角三

生产力再次推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加强

视角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视角,据此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安徽安庆·三模
名校
5 . 19世纪初的欧洲城市街道一般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末已用砖、混凝土、沥青铺路;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益改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市政建设的进步B.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城市职能的快速发展D.市民生活需求提升
2023-07-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33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贵州贵阳·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原本以商业公司身份起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自不待言,这一结果只不过是对以下事实——随着英国国内工业革命的进展以及工业资本家实力的上升,私营贸易商和非法商人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开始造成实际打击——的追认罢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衰亡说明了(       
A.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B.新航路开辟与贸易格局的改变
C.殖民扩张与大国矛盾的冲突加剧D.殖民主义侵略手段的阶段性变更
2023-07-01更新 | 194次组卷 | 6卷引用:第33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25次组卷 | 23卷引用:纲要下第6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一下·吉林白城·阶段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业岗位多集中于纺织业和采掘业,虽然当时己开始实行工厂制,但实际上工厂多而小,与之前的规模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如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小而散带来的用工不稳定问题,也是当时出现失业的一个重要图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新技术下的重化工业需要大资金大规模才能满足,大企业相较于之前能为工人提供更多相对稳定且多样化的岗位,这也使得专业化分工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简单化向着复杂化演进。

——摘编自李智明《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桃战与思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例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领域”的若干发明创造;指出“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简析其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就业产生的不同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2023-06-20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河北衡水·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2年,恩格斯写道:“前一时期末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铁路和海船——现在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它们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着的世界市场。”1893年,他又在《资本论》的注释中写道:“自1867年最近一次的普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他强调了(     
A.交通进步是世界贸易的决定因素B.新式交通工具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C.地理大发现带来世界市场的形成D.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
2023-06-20更新 | 46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33讲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
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
2023-06-14更新 | 4804次组卷 | 35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