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6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对伦敦城市的重建进行了规范。出于实用与美观的需求,房屋烟囱的尺寸被大大地缩小,烟道变得狭小曲折。为防止堵塞,烟道需要定期打扫,于是英国人发明了用年幼儿童(尤其是男童)当“人体扫帚”来清理烟道的方法。在18世纪,各种力图废除儿童扫烟囱的努力都宣告失败。19世纪初,出现了能到代替儿童扫烟囱的机器,但因为购买机器的花费远高于雇佣男童,同时担心自己的生会被机器取代,多数扫烟囱师傅纷纷对此抵制。1834、1840年议会先后通过两项改善扫烟囱儿童待遇的法案,但许多儿童的境遇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直到1875年,议会才通过立法终结了幼童扫烟囱的历史。

——摘编自施义慧《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扫烟囱儿童的命运》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以英国扫烟囱儿童命运转变折射出的社会变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英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从整体视角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3-02-02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认为,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消费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拓展了服务业的空间。这一时期生活质量的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该学者意在强调,工业革命时期的消费(     
A.导致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异变B.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产业分布
C.满足了民众社会生活的需要D.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2023-11-23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1785年,英国诺丁汉的帕普尔威克建立了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棉纺织工厂之后,工厂开始大量进入平原,进入城市。而与此同时,如何降低成本、节约投资、节省土地、建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这反映出英国
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C.工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D.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动关系
2022-02-23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后,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劳动者进入工厂后就丧失了自由,成为资本的奴役工具,成为机器的“人手”,这种资本和劳动的分离最终造成了劳动和资本的矛盾。据此可知(     
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厚基础B.机器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凸显D.欧洲工人运动走向失败的必然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在英国棉纺织业中,手工织机仍占绝对优势。到了 19世纪中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动力织机增至22.5台,其中蒸汽动力超过了水力。手工织机则减少至6万台。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1872年,官方展开了一项调查,采访者询问了约254万人,其中约201万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经营形成垄断组织,这在19世纪末已经很普遍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它们固定产品价格、限制商品生产,并划分销售市场,由此获得丰厚回报。它们往往可以提供比较持续的和有保障的就业,但有些垄断组织更为贪婪,贫穷和饥饿还是困扰着劳动者。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推动英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前期纺织、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要求改进运输工具,蒸汽机车和铁路应运而生,轮船逐渐取代了帆船。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
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异军突起。从地面铁路、汽车,到水面轮船,再到空中的飞机,立体的运输体系逐渐完善。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交通动力飞跃发展,动力来源多样化。
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手段的“大交通”已经成型,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摘编自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7 .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殖民者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大量流入英国;英国最大的优势,便是存在大量的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圈地运动;富于企业才能的人荟萃在英国;最后,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公路建筑和运河开凿工作。这大大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除英国、美国北部和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其他国家有的正处于它的高潮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更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动了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长足进步。但它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灾难。在这个工具理性时代,人们过于追求金钱和效率导致人已丧失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他们成为机器的附庸,技术的傀偶,金钱的奴隶,可以说,科学技术本身即是一个充满利弊的矛盾体,我们只有秉持一颗理性的心态去审视、权衡利弊的最大化,方可将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摘编自刘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围绕“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如表所示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法国的经济状况。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法国(     
1872~1914年对外投资的累计总额由100亿法郎增至600亿法郎
1892年拥有10公顷以下土地的小农户达485万户
1906年雇佣10人以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2%;10~100人的占28%;100人以上的企业占40%。企业平均用工规模为45人
A.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B.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
C.垄断组织得到迅速发展D.设备和技术更新较为便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社会的基本轮廓刚刚从西欧的地平线上升起,关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前景就引起了各式各样的评论。新兴工业主义带来的机械化、都市化、物质追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剧变,激起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家们的激烈谴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大致可分两大流派:自由资产阶级改革派中的人文主义批判思潮与新兴工人运动派别中的社会主义批判思潮。社会学家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前景,众说纷纭,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悲观的论调;另一种是乐观的论调。依据后一种观点看来,人类的社会发展被划分为“文明”与“野蛮”两大阶段,“西方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