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历史的多元解释】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编自李贽《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工业革命冲击了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为寻求就业,大量劳动力进入新兴工业聚集区,这导致了两方面问题的出现: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很多劳动力,但一些农村人口失去生计而成为“危险的职业讨饭阶级”;二,许多劳动力由于文化水平和身体等原因,不能获得工作,而且由于各地区的劳动力分布不均衡,劳动力过剩的地方会出现失业、贫困现象。1782年,英国议会通过《吉尔伯特法》对贫民实行“院外救济”。1795年,英国实施“斯宾汉姆制度”,根据食品价格决定基本工资标准,对不能达到这一基本工资标准者,由政府给予救济补贴。19世纪中叶,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斯宾汉姆制度提出批评,认为这种制度有可能带来英国人口无节制的增长,强烈要求对济贫法制度进行改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主要内容有:18377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将救济对象严格局限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幼身上;废除以教区为单位的救济行政,实行中央督导制,组建济贫法实施委员会管理救济工作。

——摘编自《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劳动力政策及其特点》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的内容,并对《新济贫法》进行评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今“的概念出现手18世纪末。当时人们对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因而以"革命”一词加以表述。汤因比在论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讲道:“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长……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人口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现象则是,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制代替了家庭手工业制度。”可见,最初研究工业革命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突然的和猛烈的。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总之,这一批人把工业革命看成英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是明显的转折。

——摘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贸易全球化的历史形式

工业革命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当代
范围主要是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和非洲沿海扩大至亚洲和非洲内陆以及大洋洲世界上多数国家参与社会主义阵营外的国家广泛参与各国普遍参与
强度整体较低逐渐增强急剧减弱由低到高
速度较慢逐渐加速急剧下降快速提高飞速提高
技术条件帆船轮船、火车、电报、电话运输工具的持续进步海运和空运成本下降运输成本继续下降,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制度化贸易公司与商业组织担当重要角色;重商主义下的贸易保护普遍存在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协定;贸易保护仍然存在,但最惠国原则被普遍接受贸易保护主义急剧上升,出现区域主义在美贸总协定下从事贸易;贸易多国协议自由化的开端世贸组织作为全球性组织而行动,确保共同规则在全世界被采用,并加强了贸易自由化

就材料整体信息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代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苏州常熟县的潢泾镇(即明代太仓的赵市)宋元时是大镇,明初因遭兵火闾里为嘘,但到明成化年间又恢复成市。进入清朝以后,在它的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小市镇。如镇西南七里有乾隆末年成市的归家庄,镇东南九里有乾隆中兴起的时思庵镇,镇西北十里有陆河镇,西北十二里有横塘市。

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地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材料二  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人口全国总人口的52%.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请结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1年至1850年,英国国民总收入增长125.6%。然而,1834年的调查表明:在35个棉、丝纺中心城镇里,占总人数1/4的49294人中,平均每人每周收入只有1先令9又5/8便士,其中扣除租、燃料、照明等共6又1/2便士,剩下1先令3又1/8便士供衣食之用。1844年对全国织袜工所做的样调查更令人震惊:在接受调查的154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只有6先令。对此,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只明他懒惰无能。贫穷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应由个人负责,而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尽管1834年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但其原则是在惩罚那些贫困的人,以使他们“自立”,而不是提供救济。

——摘编自刘金源《论英国工业化的失误及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就已探索出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消除贫困和剥削的做法,使共同富裕愿景转化为现实物质利益,激发了人民的拥护与认同。1953年,“共同富裕”在党的话语体系中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但此后逐渐被等同于平均主义对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揭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战略指标得以明确,共同富裕“是对全社会而言的”;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共同富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目标。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及其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演进的特征,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2023-05-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许多工人家庭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除了用于购买家庭必需品之外,也可以用来支付某些休闲活动的开支。因此越来越多的休闲领域变成了可以通过销售谋利的项目。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推动了理性休闲运动的逐步兴起B.促使休闲方式朝商业化方向发展
C.造成了工作与休闲性质发生变化D.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条件
8 .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可见到这样的历史场景:劳工阶层的廉价晚餐从猪蹄变成了新鲜的鱼,南部海滨度假区也常见从伦敦而来进行一日游的穷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B.民主政治完善推动社会福利
C.交通技术进步方便了生活D.工业化进程缩减了贫富差距
9 .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银行界出现了第一次集中浪潮。其中,德意志银行通过接收柏林联合银行,成为德国最大的银行,大力进军新兴电气领域,对西门子和通用电气公司予以支持;德累斯顿银行对克虏伯公司予以支持;沙夫豪森银行则持有采矿业和金属加工业的股份。各大银行通常在企业理事会中派驻自己的代表。这一现象(       
A.为经济大危机埋下隐患B.利于德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C.推动了德国工业化进程D.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023-09-02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多轴纺纱机。
1792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1800500台蒸汽机在英国使用。
1816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问中国。
1830利物浦到曼彻斯特铁路开通。
1831欧洲霍乱大流行。
1834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842《查德威克报告》出炉(反映伦敦卫生问题,说明疾病和公共卫生的关系)。
19世纪40年代末欧洲可以使用麻醉剂
1850欧洲人口:2.66亿;英国多数人居住在城市,拥有超过2000英里的铁路。
1851英国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据《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整理


从表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根据信息间的关联,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要求:提取信息,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2-04-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六校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