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现代化的四层含义

一种变迁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工业变迁,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现代工业变迁,它包括工业行为、工业结构、工业经济、工业技术、工业制度、工业观念、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合理变化等
一个过程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过程,1821世纪,工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工业化)和第二次工业现代化(非工业化)
一种转型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工业转型,包括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从现代工业向智慧工业的转型
一种竞争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包括18世纪以来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工业现代化既发生在现代化的先行国家,也发生在后进国家,国际工业互动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摘编自刘雷等《1700年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与经验》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含义的阐释。据此选择工业现代化含义的一个角度或补充新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8-2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经营形成垄断组织,这在19世纪末已经很普遍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它们固定产品价格、限制商品生产,并划分销售市场,由此获得丰厚回报。它们往往可以提供比较持续的和有保障的就业,但有些垄断组织更为贪婪,贫穷和饥饿还是困扰着劳动者。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
2023-05-2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20年,英国工业生产总额占世界的50%,以后虽因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兴起而比重有所下降,但直到19世纪后半叶英国仍处于世界工业、贸易、金融和海运中心的地位。1825年,英国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从此,英国向各国提供各种机器设备,承包许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借贷给各国政府和私人,用来购置英国的机器和工业品。1870年,英国工业制造占世界的32%,采煤量占世界的51.5%,生铁产量占世界的25%,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2024-03-3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九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同一纬度带的中国与北美大陆几乎同期经历了罕见的大蝗灾。清代颁布的《户部则例》《大清律例》规定报灾、勘灾、治灾等事宜,法令详尽。1856年,咸丰帝出宫见蝗群如乌云盖天,处理各地治蝗不力官员达20人以上,从摘去顶戴、革职到发往军台等。这一时期除蝗以人工捕除为主,如生物除治、捕打、碾压、使用毒物等,这些捕蝗技术随中国华工赴美而带至美国。

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蝗虫飞入草原、田地,食夺一空,居民多举家迁徙。美国治蝗法令单一而粗疏,且基本由地方负责修订,主要推行奖励金制度以征召捕蝗大军,不对捕治官民责任认定。19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大量研发、使用捕蝗机器,如煤油配合焚烧机使用,效力显而用力少。1885年砷类毒物与糠混合灭蝗的方法在加利福尼亚实验,非常有效。

——摘编自赵艳萍《19世纪中美应对大蝗灾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51年,全国蝗虫大面积发生。周恩来指出:“治蝗工作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政治问题”。中央重在建立健全治蝗机构,做好调查、规划、侦察、防治等工作。山东试行飞蝗预测预报工作,后推广该经验,挽救了粮食174.976亿斤。1953年,秋蝗严重。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药械大量生产,治蝗转为以药械等科技手段为主。1956年后治淮工程的完成、官厅水库的兴建、黄河的治理等消减了蝗区,如内涝型蝗区周口渐成粮棉油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自主研制飞机用于治蝗,后以飞机治蝗为主。此外,各蝗区县人民政府须于蝗发前成立灭蝗指挥部,由党政领导干部亲自主持,并在区、乡、村建立大队、中队、小队等一系列的灭蝗组织。

1977年,《人民日报》报道称:“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

——摘编自江满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蝗灾治理及其意义》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中美两国治蝗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3-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1 比较、异同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世纪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化实践中,英国城市走过了集群化、郊区化、逆城市化道路,经历了自发蔓延、先放任后治理、法制管理、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起,印度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即使这样,印度仍然是农业国家,因为它80%的人口基本上居住在遍布全国的60万个村庄里。根据今日印度城市生活来看,其情况是十分严重的:50%市区人民处境困苦;另外还有市区底层的1%群众的生活条件比农村的赤贫者更为恶劣。每天有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乡村迁移到城市,使城市中心拥挤不堪,接踵而来的污染、交通拥挤、失业、犯罪等问题自不待言。

——摘编自胡崇庆《印度的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材料一说明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明地带”

1870年以后的40年里,并非仅仅是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个中心存在于欧洲的某一区域。因为当时的确有两个欧洲:一个内部地带和一个外部地带。内部地带包括大不列颠、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北部以及奥地利帝国西部某些地区。欧洲海外移民区的某些区域,特别是内战之后的美国,也属于这一地带。

外部地带包括大半个爱尔兰、伊比利亚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还有位于当时德国、波希米亚和奥地利等国本土东面的整个东欧。许多欧洲人海外移民区,比如说拉丁美洲和美国农耕地区,也可认为在当时是属于外部地带。

欧洲人世界之外还分布着一个第三地带,即广袤无际的亚洲和非洲大陆。除了正在现代化的日本以外,从欧洲的标准或文化假设来看,它们全都是“落后的”;并且注定要在1870年以后那半个世纪之内严重依附于欧洲或被欧洲殖民化。187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大都可以写成为这三个地带之间关系的经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作者对“文明地带”的划分。
2024-03-26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世界近代史-【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物质财富呈爆炸式增长,工业革命终结了传统农耕社会物资匮乏的时代,迎来了产品丰裕的时代。英国社会各阶层在衣食住行用等领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示了近代第一个消费社会在英国开始兴起。第一,日常饮食消费更加丰富,工人家庭的饮食结构更加多元;第二,公众阅读消费兴起,至少从18世纪中期起,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读物都很丰富,各类报纸、书籍、期刊等不仅发行量大,而且内容风格多样;第三,奢侈消费之风兴盛,亚当·斯密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上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维护奢侈消费。

——摘编自曹瑞臣《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材料二   在20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20年代,消费主义成为美国主流的文化要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发生的社会剧烈转型,使得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商学院、联邦政府开始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遗产,美国的金融和消费主义变得十分强大。尽管哲学家称“商品与金钱淹没了这个国家”,但沉浸于消费的人们,因为欲望得到了空前释放,在投身金融投资时变得更为贪婪,这成为20世纪20年代金融冒险并最终引发1929年大萧条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美]威廉·利奇《欲望之地: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消费社会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评价美国消费主义文化。
2023-08-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3年高考历史第9辑-押学科热点题创新命题热点考前34天第17题消费观念的变迁
8 . 主题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 当手工工场的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也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和增长的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于是创造一种新的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和更适合于资产阶级追求高额利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要求,成为刻不容缓的事。18世纪的几乎所有发明家都是被生产的实际问题所推动着。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思想已逐渐摆脱了神学迷信的桎梏。到了17世纪,理性思想原则逐渐取代了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思想原则,科学发明一一出现。到17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又为科学思想的发展,技术的创造发明奠定了适宜的土壤,生产技术上的发明就不断涌现了出来。工业革命正好发生在此时。

材料二 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现代技术发达的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工业革命。17到18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新技术。

——赵林如:《中国市场经济学大辞典》

材料三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59史料阅读

主题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材料四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和冶金业的机械化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19世纪末的英国,冶铁、炼钢、造船等工业部门中都形成了垄断组织。到1902年底,英国已有了57个托拉斯及其他形式的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资本输出的对象主要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世纪英国在香港、上海先后成立的汇丰银行,逐渐控制了中国的银行业。1902年,英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2.6亿余美元,占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的首位。1910年,英国的资本输出总量约700亿法郎,其中输出到欧洲的约40亿法郎,输出到美洲的为370亿,输出到亚洲为290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材料六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炽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主题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七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材料八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九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63问题探究

材料十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63问题探究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重大发明。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有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能力提升✱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历史纵横✱
(6)根据材料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7)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2023-05-17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2023·全国·二模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外商品贸易情况

年份年均进口值/百万英镑粮食进口占比/%年均出口值/百万英镑年均商贸总值/百万英镑
1804-180655.642.451.0106.6
1814-181671.842.665.7137.5
1824-182666.436.149.5115.9
1834-183670.329.456.4126.7
1844-184682.033.469.2151.2
1854-1856151.635.9123.5275.1

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以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和1849年《航海法》的废除为标志,英国完全确立了自由市场制度。

——摘编自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等

材料二   19世纪一个伦敦普通职员家庭晚餐的变化

项目晚餐伴餐甜点
早期牛肚炖洋葱,一大片面包和卷布丁。女主人通常会在一名女仆的协助下,提前3小时准备餐点制作十分耗时,要提前做准备
中期有更多就业机会,但饮食仍依赖于碳水化合物和较便宜的肉类。城市扩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价格比中产阶级的工资上涨得更快,渴望新鲜牛奶新型加工食品涌现,用水稀释炼乳,制成通心粉布丁

——摘编自[英]露丝·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外商贸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确立自由市场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国乡村经济的发展趋势。
2023-05-15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9讲 从分散到整体——工业革命与全球联系的建立与发展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概括地看,理性从上帝的恩赐变成人类的本性,再演变为自我意识内在的、思辨的自由本性,在科学和革命的巨大成功的过程中,启蒙理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它塑造了近现代西方社会现代性的基本理念。这个“大写的理性”以现世救世主的姿态胜利前进,一度被认为是理性的终极形式并随着西方在全世界的扩张四处传播。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5-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9走向整体的世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