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机器工业破坏了她们过去走不出家庭与家族关系的狭隘圈子的宗法关系的闭塞性,吸引她们直接参加社会生产,19世纪初大批中下层妇女开始涌入工厂。据统计,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总数为259336人,女工146395人,占棉纺织工人总数的56.45%。19世纪中期,职业妇女的人数在全国劳动者中约为30%,工人的妻子成为男工不可缺少的帮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女子教育的改革发展,中产阶级妇女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她们在教师、护士、医生、科学家等工作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妇女越来越独立且经济地位的提高自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权益,宪章运动中的劳动妇女己不再满足于对男人组织的简单模仿,她们开始组建自己独立的组织,到1848年终于成立了统一的妇女组织一“全国妇女宪章协会”。这些使得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财产权也相应地得到提高,由于妇女们的不懈努力,1870年英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宣告通过。

——摘编自尹丽曼《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冲击使依靠纺织维持生活的妇女失去了生计,被迫进入纱厂、丝厂、火柴厂等,1915年,其中女工为245026人,占工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出现了教师、医生、护士、记者等知识妇女。职业角色发生变迁改变了性别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模式,女子的地位随之变化。近代思想家们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促进社会变革的关系中,对近代妇女社会角色进行了定位,梁启超认为“女子握生之大原,居人数之半,国之兴亡,女子与之有密切联系”、“要让妇女都受到应有的教育”。18985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一经正学堂在上海诞生,1915年中国有女子学校3766所,女生人数达180949人。由此衍生出了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等新观念。观念的转变又引起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更新,促进了人的近代化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历史上沉淀太久,使得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在地域、阶层。上也不平衡,城市强于农村,东南沿海强于内陆,知识分子、留学生强于一般民众。

——摘编自王晓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女性解放的认识。
2023-08-27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3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2024-01-24更新 | 115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不同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的部分立法规定

历史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的部分立法规定
1771-1800年1773年颁布的《斯皮塔菲尔德法案》规定,但凡织工联合起来要求增加工资,煽动他人停止工作以求增加工资,或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要求雇主增加工资等,都属违法行为。1796年的《反结社法》规定,造纸匠为了增加工资或者减少工时而进行的联合行动违法,通过这此行动与厘主缔约的合同无效,参与联合行动的劳工被罚做苦役两个月,阻止他人工作、诱使他人放弃工作或者阻止雇主雇佣他人的劳工均会被罚做两个月苦役等。
1829-1850年1824-1825年英国政府已废除《反结社法》1844年的《工厂法》规定,雇主必须在机器上布置有效的保护措施,禁止使用女工和童工清洁机器:9-13岁的童工每天只能工作半天或者隔天工作(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其余一半的时间用于接受义务教育。1847年的《十小时工作制法》规定: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每天工作不超过10小时。

——摘编自刘思源《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材料二   在英国的棉纺织业中,19世纪40年代,操作机器织机的工人数量就超过了操作手工织机的工人数量。而到19世纪50年代,大部分手工织机已经消失了,棉纺织业的机械化基本完成。在1830—1850年间,英国的棉纱产量从5.8亿磅增加到11亿磅,煤产量从1600万吨增加到4900万吨……1825年后,工会的会员人数日益增加、组织形式日益健全,全国性和跨行业的工会组织开始出现,日益壮大的工会长期坚持就工资、工时、学徒制、工作环境等问题同雇主展开集体谈判。

——摘编自刘思源《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材料三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选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两个时期英国关于劳动关系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4-01-1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保护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以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46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取消了。此外,在1846年-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这些措施意味着自由贸易的实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欧洲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指数为100)

食品半成品制成品
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1927年1931年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5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
比利时46931382.4122137
瑞士1462881572.8189236
瑞典117208107106475605

——资料来源: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后果。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8年时,英国有纱厂142家,童工2.5万人,成年男工2.6万人。纺纱厂、织布厂的建立,使成年工人的工作越来越显得多余,因为在这类工厂中,主要工作就是接断头,而其余的一切都由机器去做了。做这种工作并不需要什么力气,但手指却必须高度灵活。1803年,一个成年工人每星期赚得25先令,而一个童工的工资仅仅是成人工资的1/3左右。可是,儿童们一星期所挣的几个先令,再加上父母挣的1520先令,也会凑成一笔可观的收入,虽过不上好日子,总还可以维持生活。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42万个工厂工人中,有19万人是在18岁以下的。除纺织业与矿业部门外,其他行业也大量使用童工,如火柴厂、制造厂、化学工业及印花等行业。

——摘编自刘长飞、尹明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

材料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指出,使用童工进行长时间的劳动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儿童几乎是从孩提时代被允许在我们的工厂中受雇,而一切工厂的环境又是或多或少有害健康的。他们长年累月地被禁锢在)厂房中,他们的智力和体力都被束缚和麻痹了,得不到正常和自然的发展,同时,周围的一切又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堕落并危害他人。”

——摘编自[英]欧文《欧文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童工劳动的影响。
2023-07-2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其1859年的著作《双城记》中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昧的年代。”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变化状况的描述。

描述变化
182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纺织工人组织,1834年又成立全国工会大同 盟。1836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工人组织成立和工人运动开展
1801年,省级城市还没有一个达到10万人口,5万人以上的5个,2万至5万人的 有8个;1851年,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5万以上的13个,另有大 约100万人居住在2万~5万人的城市。
1818年,入学人数占人口总数的1/17,1851年占人口1/8.1841年,男子识字人数 占67.3%,1851年达69.3%,同期女子识字人数从51.1%上升到54.8%。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大城市内部的贫民窟充斥着收入不高的 工人阶层,这些人住在最不便利的地方的劣质砖房,甚至是地下室。这里的街道看 起来更是一片狼藉,垃圾满地,乌烟瘴气。”
(1)根据材料,概括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变化并填写在相对应的位置,并补充一种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运动开展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7 . 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材料三 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3-12-08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诸子对劳动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论语·子路》中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春秋时期的敬姜教育子弟“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墨子教育子弟“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摘编自何杨勇《先秦儒道墨三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是提出学校劳动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他认为,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创办工业学校,“工业学校应使富人有利可图,使穷人能过上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使青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当·斯密(17231790年)也说:“假使普通人民的儿童有时在学校学习的但于他全无用处的一知半解的拉丁文取消不教,而代以几何学及机械学的初步知识,那么,这一阶级的文化教育,也许就会达到所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程度。”

——摘编自徐辉《从生产性到育人性: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的劳动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劳动教育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3-08-29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提分秘籍02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均出现了农业危机。18751880年间,英国恶劣的天气直接打击了种植业,导致农民歉收,谷物质量低劣。19世纪70年代后,印度、美国、加拿大等成为世界农产品供给的新来源地,在廉价农产品冲击下,许多英国农民因破产而离开土地去城镇或者海外发展。在英国国内,各种税收使农民不堪重负。1854年通过的《铁路与运河关税法》使得美国至伦敦的运货税额比从利物浦到伦敦还低。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耕地面积减少了近四分之一,19251934年农业在英国国民净收入的比重降到了3.19%。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国内消费量的50%,19世纪80年代中期为64%,到1910年,已经达到79.66%。

——摘编自任艳、常伟《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材料二   


——摘编自常伟、王馨艺《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农业衰落的原因,并分析英国农业衰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问题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28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的社会财富出现普遍增长,无论是上层、中层还是下层的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新兴的中等阶层不仅人数众多,在消费观念上也有别于上层社会。与上层盲目追求奢侈消费和炫耀式消费不同,中产阶层更喜欢新商品,更注重舒适、便利和品位。这使得中等阶层取代上层,成为消费的主力。与此同时,原来由上层专享的咖啡、茶叶等奢侈品的价格大大下降,逐渐成为全民共享的普通消费品。据估计,英国男性识字率由16世纪的20%增至18世纪的60%,女性识字率也有所提高。歌谣集、近代小说逐渐兴起,报纸的发行量也大大增加,阅读书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材料二   18世纪,一个新型的消费社会在英国逐渐形成。伴随着消费社会形成的是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为了“迎合购买者的自命不凡”,供应商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改进技术以推陈出新。咖啡馆、酒吧、图书馆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在咖啡馆,等级和出身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其座位向所有人平等开放,“每个角落都是自由的”。与英国人消费同步发展的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中的冲突、压榨和战争。美洲的种植园专门服务于英国的消费者,为了维持种植园的生产,英国人的奴隶贩子运来了黑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消费品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英国社会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新型的消费社会”形成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