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005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展,也在变动着。1516C的地理大发现,使意大利港口远离世界商路,失去了独占东方贸易和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世界航路中心转移到葡萄牙和西班牙,西班牙甚至成为欧洲最大的殖民帝国。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衰落,17C荷兰成了欧洲经济中心。英国17C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C中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就伴随着这些殖民帝国的沉浮兴衰,从地中海沿岸转向大西洋。再从大西洋西岸转移到大西洋东岸。有人预言“地中海是过去主宰性的海洋,大西洋是逢时当令的海洋,太平洋则是未来的海洋”。这一预言今天正逐渐成为现实。

——摘自魏燕慎《亚太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力量崛起,中心转移”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展开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89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
1492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52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718世纪英国、法国、荷兰展开殖民霸权的角逐
1782詹姆斯·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
19世纪6070年代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1866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6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95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根据表格材料中任意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三条信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性强)
6 . 下表为中外交通运输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区事件
西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适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19世纪上半期,欧美国家纷纷修建铁路网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汽车(20世纪前还未普及)
中国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黄鹄号”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建成
1909年,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交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本主义历史上得到公认的四次长期经济波动(长波)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上升期(繁荣)的大致时间18世纪80年代—1815—年184818731895191819411973
下降期(调整性危机)1815184818731895191819401973—?

西方国家关于长波研究的主要理论派别

理论派别主要观点
技术决定论资本主义企业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是打破静态循环流转、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每一次长波包含一次产业革命和对它后果的吸收”。
制度决定论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特定制度环境的形成和衰败在经济长期波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曼德尔的长波理论下降过程是由资本主义内在机制决定的,即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扩大再生产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在此发挥着长期作用:动力机器的变化逐步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变迁,从而暗示了新积累资本扩大的长期可能性。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04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年到1945年间,西方处于全球事务的中心。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使他们有能力去统治地球上的欠发达地区,也可以使他们专注于如何压倒其他国家。保卫和平的旧权力均衡体系是靠确保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得对其邻国的优势来维持的,但这种体系由于全球经济竞争而面临崩溃。同时,各国内部日趋紧张,受到社会动乱威胁的地主阶级和中产阶级试图平息那些要他们做出政治让步的不断高涨的喧嚷,因为这种要求与他们仍然企图大权在握水火不容。在这一期间,经历1914年和1939年的世界大战,使他们从昔日的顶峰跌落下来,从此不再是世界命运的唯一主宰者。

——摘编自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英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2-08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