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 .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
①公共汽车
②火箭的一级
③火车车厢
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
A.④③①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2018-06-07更新 | 108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年5月31日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2 .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2017-04-01更新 | 143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0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4 . 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D.莫斯科、圣彼得堡
2016-12-12更新 | 197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二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材料三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6-12-12更新 | 158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案
6 . 1835年,巴伐利亚首次建成德意志地区第一条铁路,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始。全德范围逐渐兴起“铁路热”。到1850年,德意志地区铁路总长近6000千米,大约为法国的两倍。德意志地区的铁路建设
A.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B.得益于德国统一大市场建立
C.反映了垄断资本的投资方向D.表明德国工业实力赶超法国
2021-07-31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7近代世界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
7 . 16-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不少殖民垄断公司,有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性质的组织都(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B.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D.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产物
2022-05-20更新 | 153次组卷 | 19卷引用:备战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金卷 第十二单元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8 . 1870年以前,英国的军队数量很少,而且绝大部分驻守在海外殖民地。1872年,英国从殖民地调回一部分军队,增加了国内驻军力量,同时,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招募两营常备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英国
A.海外殖民地减少B.代议制出现危机
C.遭遇德国的威胁D.社会矛盾的尖锐
2020-01-17更新 | 53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1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9 . 如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百分比简表(世界总量=100)。据此可以说明(     
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
1820年32.55.21.83.83
1870年17.29.18.96.52.3
1913年8.98.319.18.82.6
1950年4.56.527.35.03.0
2018年16.193.323.994.45.9
A.科学技术极大影响了经济发展B.资本输出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进步D.技术创新缩小了各国经济差距
2023-09-21更新 | 12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