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世纪初,美国学者彭慕兰提出“大分流”一词,迅速引发西方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为近代早期东西方基本处于同样的发展水平,但此后历史仿佛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图示如下: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比较


对于大分流的原因,西方学术界给出了各种解释:

观点派别代表学者具体解释
欧洲例外论(美)兰德斯特别的文化和信仰
(澳)琼斯擅长征服的特殊政治能力
革命论(美)莫基尔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英)艾伦应对全球化挑战
(英)伯格奢侈消费
历史偶然性(美)彭慕兰煤炭储量与美洲的土地和市场
(美)帕塔萨拉蒂重商主义


材料反映了多位学者对“大分流”的认识,请对这些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 .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022-01-03更新 | 31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届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 .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等。1789年8月,法国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等原则。

材料二 有学者在以“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英国工业革命做了如下反思:工业革命的人文主义教训值得深思。到19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随着财富的积累,穷人反而增加了,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把社会公正问题忘得一干二净,进而把社会不平等看作天经地义,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


(1)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论述符合史实。)
(2)请针对材料所述问题为此次学术讨论会撰写2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围绕主题,解释合理,表述清晰。)
2023-01-26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尼岛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从19世纪初就是著名的景点。1870年~1880年代,投资商修建了从纽约通往海滨的铁路,兴建了观光游览的各种建筑。但其真正崛起是在1890年代,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个都市旅游胜地。1903年,最引人入胜的“月神公园”开放和神奇历险——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一位游客在1915年这样写道,“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住房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但对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尼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旅游胜地的历史条件。
(2)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尼岛的人物对话场景。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5 . 如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9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06-10更新 | 119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
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
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2020-04-09更新 | 46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1月27日 《每日一题》二轮复习 ——每周一测
7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假定棉花由英国本土生产),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改编自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改编自奇波拉《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和经济,1000—1700》


(1)概括材料一“生态缓解”中美洲大陆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2)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 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福特式的“创新”
A.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B.开始了生产的标准化
C.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D.带来了交通业的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以下这幅漫画的主旨是
A.英国的殖民霸权受到俄德的挑战
B.英德俄结盟重新瓜分世界
C.英国默认俄德在亚非争夺殖民地
D.英国调停俄德的殖民争端
2016-11-27更新 | 12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