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2-23高二下·湖北武汉·期末
1 . 【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纺织品对欧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386千磅减少到10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045千磅降到1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040千磅降到13 246千磅。这体现了(     
A.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B.化纤面料挤占传统市场
C.英国殖民霸权已经旁落D.工业革命呈现扩张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

——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工业革命的进程。(要求:选取对应的资料,依据示例作答,资料可重复使用。)

【资料夹】

①17世纪,毛纺织业遇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物美价廉的棉织品的竞争。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引起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沃(夫)斯发明了一台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它是人类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②英国格拉斯大学的仪器修理工瓦特研制出单项蒸汽机,1769年取得专利。1782年,他试制成双向蒸汽机。

③1785年起,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棉纺织厂。蒸汽机还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刨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

④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出口限制。1830年革命后,比利时新政府立即实施修建全国铁路网的方案。除英国和比利时外,其他欧美国家在1848年后出现兴建铁路同的热潮。

⑤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利用进口的机器,生产枪炮弹药,制造轮船。1870年12月,日本成立工部省,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到19世纪末,日本一方面从欧美进口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已经开始向亚洲邻国出口棉纱、棉布等工业产品。

——以上资料均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简析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的进程
作答示例:根据资料①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
2023-09-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逐步确定了议会对国王的支配地位,富有者阶级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英国的农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农村的圈地运动,使大量“自由”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工场,并伴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英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使越来越多的英国商品,尤其是纺织品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工人们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先后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织机等,直至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以蒸汽动力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毛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的工业革命虽滞后于英法两国,但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转化机械动力理论,改进内燃机等。独立后的美国则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石油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有利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展出现的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在,但规矩已经放松。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赌场、酒馆是夜生活的主要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生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活。

材料二   欧洲人对夜晚态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夜间劳动的普遍化,有学者估算,1800年时,伦敦人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5个小时。经过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到1919年,欧美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但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夜班工作制,逐渐推广开来。为最大限度使资本增殖,通宵达旦的工作常常采用换班工作方式,那些被称为“日工”“夜工”的人从早6点到晚6点,又从晚6点到早6点,进行换班工作。这样既能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使厂房、机器等资本在夜里得到充分利用。

材料三   在世界市场的建立以及随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黑夜与白天具有相同的时间性,对于资本主义而言,它们都是必须开发、利用的资源。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起先是从空间上不断向外扩张,随后又逐渐地从时间上侵蚀黑夜。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夜班工作制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夜生活是资本的杰作,而夜班生产是资本对黑夜的占领”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不足工业劳动力的1/5。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这说明,工业革命(     
A.改变了社会劳动力结构B.促进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C.导致阶级结构发生变化D.造成产业结构重大变化
7 . 工业革命初期,机器生产弱化了手工劳动,工人失业增多,引发了破坏机器以反抗企业主的“卢德运动”。19世纪40年代后随着机器日益变得复杂,工厂对懂得操作机器的技能工人需求增多,工人收入也随之增长,工人不再反抗机器。这种变化说明(     
A.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缓和阶级矛盾B.工人运动推动了技术的变革
C.社会结构变化受技术影响并不明显D.电气时代工人生活得到改善
8 . 读如表。下列各项中对19世纪出国契约华工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1801—1875年出国契约华工人数估算表(部分)单位:人   
国家/地区1801—1850年1851—1875年
共计人数年均人数共计人数年均人数
美洲60000120053500021000
美国180003601600006400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0000200600002400
①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
②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③欧洲人入侵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锐减
④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45—60年的长期波动,被人们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其大规模地应用推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工业革命以来的三轮康波周期如下:

长波周期

繁荣期

衰退期

萧条期

回升期

第一轮(63年)

1782—1802年(20年)

1815—1825年(10年)

1825—1836年(11年)

1836—1845年(9年)

第二轮(47年)

1845—1866年(21年)

1866—1873年(7年)

1873—1883年(10年)

1883—1892年(9年)

第三轮(56年)

1892—1913年(21年)

1920—1929年(9年)

1929—1937(8年)

1937—1948(11年)

——摘编自周金涛等《涛动周期论》

材料二   管理与组织变革贯穿于历次长波当中。18世纪90年代,工厂制凭借资本集中、企业内部分工、再生产及严格的劳动纪律,成为纺纱业的主流生产组织方式。诸多行业纷纷效仿。蒸汽动力代替水力、风力等自然力,为工厂的选址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也促进了工厂制的流行。……(19世纪下半叶)在制造业电气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市场一体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工业领域内出现了最早的跨国公司,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新的形式。以专业管理团队为基础的“泰勒制”发展起来,企业管理逐渐从车间上移至管理团队。

——摘编自黄阳华《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轮和第三轮长波周期的标志性创新技术并分析这两轮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工厂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下半叶企业管理与组织形式变化的原因
2023-11-2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密切联系的整体。材料侧重表达工业革命(     
A.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B.促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大变革
C.造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重大变化
D.使世界各国的生产力实现极大的发展
2023-11-08更新 | 91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12月学情调研(必修)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