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6年中国共产党进入哈尔滨时,针对人心浮动和秩序混乱局面,明确提出“凡关于筹款的事项均统一于市政府,其余任何机关、部队都不准筹款、清算及没收私人物资”,并派人到临近地区筹集粮源,建成以公营粮店为中心的限价售粮网。该材料可说明(     
A.国民党政权所面临的危机B.革命统一战线壮大的原因
C.中共得以立足东北的缘由D.国共力量消长变化的趋势
2 . 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谷物供应地区,亚洲、非洲亦有少量余粮出口。而到50年代,拉丁美洲净出口额仅有100万吨谷物,亚洲地区则变为净进口地区。8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年净进口数量竟高达9000多万吨。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长期存在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
C.新兴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影响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的加快
3 . 【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2023-08-04更新 | 31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中世纪以来西欧的基层治理经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城市是在束缚人身自由的封建体系包围下的一个自由、自治的世界。也就是说,城市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离的。这一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中世纪的城市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市民阶级积极参与政治,在法国,形成了“三级会议”。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所需要的世俗文化、世俗教育渐渐产生。

——摘编自杨婉嘉等《罗马帝国与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88年,英国颁布的《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郡自治市议会和伦敦郡议会为地方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郡自治市与郡的地位相同,不受郡议会管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郡自治市议会管理市内事务。还建立了一个伦敦郡,使伦敦地区单独成为一个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伦敦郡议会管理伦敦事务。郡议会、郡自治市议会和伦敦郡议会成为英国地方政府的第一层级。

——摘编自孙宏伟等《论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三   西方国家发展进入到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慢慢趋于成熟,经济资源积累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社区建设的重点和目标也在逐步改变。西方国家在促进社区发展管理上,主要采取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美国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为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用不着自行兴办和直接管理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种机构。

——摘编自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分离的实质,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地方政府法》颁布的历史背景,指出当时英国地方政府设置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3-08-28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图反映了1940—2000年美国参加取酬工作的女性数量变化趋势,该图可以用来解释美国(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B.女性主义运动兴起
C.妇女实现平等就业D.种族歧视不断缓解
2023-02-15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984年川、冀、鄂、闽等省百户“万元户”基本情况,此图信息反映出当时(     
A.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C.工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吕氏乡约》在原约后,本附有罚式、聚会、主事三段,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剔除了其中残留的“刑治”的影子,完全删去罚式,改聚会为读约之礼。这些变化反映出(     
A.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德化原则得到发展
C.乡约带有强制约束力D.礼法合流成为趋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近代铁路交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内的铁路干线已基本建成。美国铁路从5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并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体化趋势,重点发展客货联运线路,以便于远距离地运送货物和旅客。到1870年,美国的铁路体系已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地区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然而,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最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国际铁路联运形成体系和亚、非、拉美各洲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铁路的迅速发展。在印度,主要铁路线的修筑都是从各大海港通向内地原料产地。在拉丁美洲,铁路大都是通向近海的商埠,内地交通不发达,并且铁路建设几乎完全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铁路成了外国资本进行扩张和掠夺的工具。

——摘编自赵景峰《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中的作用》

材料二   清朝后期至民国,中国铁路筑路里程统计表

阶段筑路总里程(千米)综合统计
1876-1894年437.4千米,其中清政府官办占69.3%全国总里程2.3万千米,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1895-1911年9200千米,其中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12-1937年11000千米,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经营或控制经营占86.7%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路和枢纽,成渝、天兰、兰新等大批铁路干线陆续建成。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改革开放后,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里程3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图中变化趋势可以反映(       
A.国家政策的变化主导了两条丝绸之路地位的变迁
B.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阻碍了陆上丝绸之路
C.朝代更替是明末清初海、陆丝绸之路下降的主要原因
D.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使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教社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下)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美国麦格劳—希尔版本《世界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级子目1:冷战与两极格局
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北约、德国分裂
一级子目2: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内容要点: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日本经济起飞谋求政治大国、欧共体成立和发展、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成为国际不可忽视的力量、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一级子目3:两极格局瓦解
内容要点: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导条约》、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六单元走向全球文明(1945年至今)
27章 冷战和战后的变化
19451970年)
1节:冷战的发展
一级子目1:超级大国的对抗
内容要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军备竞赛
一级子目2:冷战的对峙:
内容要点: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和多米诺理论(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扩张)
……
28章:现代西方世界(1970年至今)第1节:苏联的衰落
一级子目1:压力下的苏联
内容要点:冷战强化
一级子目2: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要点:冷战终结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叙述的异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两国教科书历史叙述差异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