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约公元前4世纪的巴泽雷克古冢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两个马鞍的鞍褥,其中一个由中国华丽的丝绸做成,并绣有凤凰等图案,另一个则盖着绣有走狮图样的西亚画布。这些文物反映出
A.中国纺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B.东西方文明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C.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D.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2 .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其中有大量异域风格的文物如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       
A.重农抑商未真正实施B.边疆的开发与治理
C.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023-11-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虢国墓地多选在依山傍水的高平之地,背山而河,远山遥树,视野开阔。墓地多实行族葬制(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墓区坐落有致,界限分明,一条界沟将国君与其他贵族、平民分开。墓室大致分为六等,第一等均为国君墓,墓穴深度在11米以上,出土精美文物在3000件以上,有青铜礼乐器、鼎、兵器、玉面罩、玉配件等;第二等均为太子墓,墓穴深10米以上,出土文物近千件,其中列鼎7件,无配鼎,有青铜礼乐器。 ……第六等墓穴埋藏浅,陪葬品很少,无青铜铜器。虢国墓地的发现,为周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

——摘编自齐斌《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

材料二 汉武帝之孙刘贺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真实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豪奢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出土黄金数量突破400件,总重量在115公斤以上。其中四件金饼上题记:“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酎金:汉代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贡金)一斤”。出土的五铢钱总数约200万枚。在东藏椁内,出土了铜籍田鼎和铜籍田灯各一件(籍田: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意在“祈年”和“劝农)。在出土竹简中,发现了《论语》《易经》《礼记》等多种儒家经典。另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孔子像。

——摘编自信立祥《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的价值及意义略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虢国墓葬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刘贺墓反映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墓葬考古的价值。
2023-03-20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A.“满天星斗”的起源B.国家的初始形态
C.“宅兹中国”的涵义D.成熟文字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22年6月,研究人员对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文物中的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前1012年,3号坑、4号坑、7号坑和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从而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这说明(       

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变化B.考古发现弥补了文献的缺失
C.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D.科技进步影响史学研究水平
6 . 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70年发掘的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被称为20世纪隋唐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以下是何家村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

文物

简介

鸳鸯莲瓣纹金碗

它用纯金打造,碗壁上有两层凸瓣纹,这种凸瓣纹实际上受典型的波斯文化的影响。……鸳鸯与莲花同出,表示着一种夫妻好和、永结同心和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通体采用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捶操技术制作成型,代表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贺达炘


“王源中,(唐)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上)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

——《唐摭言》卷十五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件文物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体现历史视角,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史记》记载秦二世和赵高、李斯合谋篡位,考古发现的汉简《赵正书》记载秦二世是合法继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物与文献可以相互印证B.《史记》的表述相对客观
C.考古比文献记载更加可靠D.史料的发现丰富历史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     
A.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B.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
C.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D.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文明绚烂多彩,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华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如图,长江流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和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二者不仅“撞脸”,且均属仪仗用具。这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早期文明交流较为频繁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高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阳澄湖畔的草鞋山遗址是距今约6000年的历史文化遗存,1972年以来的墓葬考古发掘了大量随葬品,主要有陶制的鼎、罐、壶、豆等器,另有杯、钵、盆、盘等器类,M198墓还出土了外方内圆、刻有兽面纹饰的大型玉器——“中华第一玉琮”(如图)。上述现象可以综合研判当时(     
A.手工生产超过北方B.已经出现社会分化
C.早期国家雏形出现D.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