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3200年),最近考古发掘又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异于中原的青铜面具、人像,青铜神树(象征连接着神界、人界和冥界);也有和中原类似的青铜礼器和大型仪仗用具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巴蜀文明受到长江中游、鄂西川东地区文明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以下选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星堆遗址历史久远,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了解古蜀文明
B.发掘出来的文物可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实证
C.异于中原的青铜器有可能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有关
D.中原地区夏商王朝创造的礼制对周围方国文明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14—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镇名山”医巫闾山的辽帝陵进行了考古勘察,下图是发掘的部分文物图片,据此可知,辽国        

     图1玉册(古代皇帝祭祀用的册书)                         图2手工艺品
A.为记录契丹语创造了契丹大字B.手工业技术发展水平较高
C.汉民族与契丹族出现文化融合D.皇帝经常祭祀于医巫闾山
3 . 金寨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乡金寨村周边,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9月至12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陶、石、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玉器134件,绿松石27件,石器4件,陶器2件。浮选出粟1923粒、水稻138粒、黍14粒。下列关于金寨文化遗址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②金寨文化已经出现农业生产
③金寨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岭南潮汕地区发掘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而同一地区发掘的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则发现有各类铁器以及制造精美并带有佛教色彩花纹的瓷器等文物,青铜器完全绝迹。这反映出(       
A.南方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过北方B.佛教在潮汕传播非常广泛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界关于啤酒的起源众说纷纭。考古学家在研究 5000年前北高加索管状金银器文物后发现,该器物尖头上的钻孔有大麦淀粉颗粒物残渣,这为研究当地居民较早使用管状器饮用大麦酿制的啤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说明(     
A.考古发现有助于探知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决定了历史研究水平
C.考古发现相较科学研究更真实D.考古发现应与文字记载相印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

——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

材料二   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列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

——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

(1)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
(2)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1年3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三星堆遗址(距今5000至3000年)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据此可知,三星堆文明
A.展现原始人群的社会风貌B.社会发展程度赶超中原
C.呈现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D.已出现一定的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     
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存在地域文化交流
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各地迈入国家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后汉书》记载,纸由东汉蔡伦初创。但在一些西汉遗址出土了纸,如:新疆罗布淖尔地区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的纸、灞桥纸等,这些纸张的出土让人们对蔡伦初创造纸术产生了怀疑。这说明(       )
A.考古发掘丰富历史研究B.纸在西汉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D.纸由蔡伦初创属于虚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表是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中主要大事的统计情况。据此,对于考古发掘的认识,最合理的是(     
时间考古事件
1891年詹姆斯·本特进行了首次发掘,他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外部文化联系的证据,但结果令他失望。
1902年理查德·霍尔再次发掘,认为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不是非洲人创造的。
1905年兰德尔·麦克维尔发掘遗址后,提出:“除了那些进口品之外,从住宅出土的标本,其艺术与创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这是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的科学探查。
1929年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对遗址进行了彻底、细致的发掘,得出了遗址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结论。
A.综合多次发掘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因遗址时间久远考古发掘无法形成定论
C.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无法确定历史真相
D.考古发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