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08年,塞尔维亚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引起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奥匈帝国不顾俄国反对,兼并了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地区,并在德国的支持下,最终迫使俄、塞两国承认这一事实。这一事件(     
A.遏制了巴尔干半岛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B.扩大了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优势地位
C.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D.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2023-09-02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2023-06-14更新 | 4573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卓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1915年8月12日,美国财政部部长麦卡杜在写给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中指出:向协约国出售工业品让美国迎来了一个大繁荣时代,但要使繁荣持久下去,美国必须公开向协约国提供贷款。同年12月8日,威尔逊正式批准了麦卡杜的建议,决定对外提供贷款。麦卡杜这一建议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美国的政治影响B.实现了欧洲的经济繁荣
C.促成了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D.确立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2023-06-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     
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2023-06-01更新 | 44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本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在对1918-1938年世界历史的反思时认为,这是“二十年虚假而又短暂的和平”时期,“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础上,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失败。”这主要反映出一战后的和平(       
A.孕育了新的危机B.实现了冲突化解
C.损害了大国利益D.改变了世界格局
2023-05-29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本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做、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
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
2023-05-28更新 | 882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7年,印度国大党的提拉克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说:“我们的喊声同蚊子的嗡嗡声一样不能影响政府。我们的统治者不相信我们的话,或者故意这样。现在,让我们用强大的宪政手段,把我们的不满硬往他们的耳朵里灌。”这反映出(     
A.提拉克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B.印度社会上层不愿倾听人民呼声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兴起D.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美国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签字,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然后是苏联、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在此之后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分别签字。由此可见(     
A.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
B.美国操纵联合国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工具
C.国际政治秩序不平等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2023-05-14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甘地时常劝诫人们用家里纺的布代替进口的机制织物,也曾系上一条布腰带,当众操作纺车,还号召人们亲自到海滨取水制盐。甘地此举旨在(     
A.振兴印度民族工业B.削弱英国统治的经济基础
C.宣扬非暴力的思想D.动员民众投身于民族斗争
10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A.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2023-05-01更新 | 113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五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