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列宁在1919年撰写的《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中郑重地提出:“我们没有别的材料。我们要立刻用资本主义昨天留下来可供我们今天用的那些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有资产阶级专家,此外再没有别的了。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用来建设。社会主义必定要胜利、我们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应当用行动证明,我们能够用这些砖头、用这些材料来建成社会主义。”材料反映了列宁强调(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需要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经验
C.学会整合运用历史资源和技术来建设社会主义
D.运用资本主义市场手段为新经济政策提供参照
2023-05-11更新 | 44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066次组卷 | 5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3 .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4 .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提法说明列宁
A.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B.仍旧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明确了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D.准备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苏联在1951—1960年新发明采用率的增长率为14.5%,1960—1970年降为3%,1971—1980降为1.8%总体而言,苏联在生产中运用一项新技术大约需要6—8年,而美国只需要两年。上述现象说明苏联
A.科技转化受制于体制因素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C.科学技术发展的严重落后D.经济发展受到冷战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据此可以推断出苏联私人企业的发展
缝纫工业制鞋工业食品加工业皮革工业
70%70%34%27%

A.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客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D.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
7 . 如图为1913—1925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据如图可知当时
A.确立新的经济建设模式B.经济建设离不开市场的作用
C.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D.总体上已完成工业化建设
8 .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9-01-30更新 | 35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9 . 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2018-01-01更新 | 59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卷
10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1处B.2处C.3处D.4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