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1 . 1954年出版的、由斯大林亲自审定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把集中体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上升为社会主义各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这说明
A.该“模式”已被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认可接受
B.该“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适用性
C.斯大林致力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苏联尚未摆脱对该“模式”的迷信
2021-09-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实行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主要遵循这一分配原则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天朝田亩制度》D.人民公社
2021-09-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
2021-08-25更新 | 21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2021-08-09更新 | 146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
6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66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7 .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B.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都主张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8 .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实行粮食税制度
2021-06-30更新 | 33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期调研考试历史卷(一)
9 . 阅读《1913-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13192819321937
项目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555432
A.1928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1913年水平
B.1932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0 . 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D.确立斯大林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