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恢复自由放任的政策B.将权力下放到各州政府
C.扩大福利国家的建设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
20世纪40年代苏联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改革建立福利国家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
戈尔巴乔夫改革
减少福利政策
根据表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
3 .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连同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同构筑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的建立(       
A.消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危害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联系
C.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
D.标志着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最终建立
4 . 《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他意在强调(     
A.欧盟的衰落B.欧洲经济危机的严重
C.反对舒适的退休生活D.“福利国家”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美国和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表。该变化主要基于(        
国际经济部门1950年1990年
美国农业12.2%2.8%
工业34.7%25.8%
服务业48.9%71.4%
联邦德国农业23.2%5.1%
工业42.2%40.5%
服务业32.4%54.4%
A.国家宏观调控全面而有力B.社会中间阶层的不断壮大
C.科技新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D.政府扩大开支推行社会福利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许多企业都起源于18世纪的家庭企业,封闭性较强,对新技术不够敏感,与银行界联系不密切,缺乏大企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劳动生产率偏低,直到第二帝国时期,法国雇工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仍占75%,其雇工人数占60%,还有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19世纪下半叶,当电力工业、内燃机、化学工业等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基于家庭纽带的小企业更显得无能为力,所以法国很快就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超过,在工业世界降居第四位。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比较》

材料二   美国19831991年六大职业占总就业量的比重变化(%

管理及专业人员

技术销售与管理支持人员

服务人员

精密制造与手工艺及维修人员

操作人员及体力劳动者

农林渔劳动者

1983

23.4

31.01

13.74

12.23

15.96

3.67

1991

26.53

30.88

13.68

11.26

14.69

2.96

数据来源:谭友林:《新技术革命进程中的美国就业》,《人口与发展》1999年第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法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表1中产业结构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7 . 1930年,德国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人口总数的50%,1950年达70%;1981年将艺术人员和出版商纳入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这说明,德国(  )
A.成为西欧“福利国家”代表B.社会医疗采取强制性手段
C.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摘编自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5月,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在其执政时期,大力推行福利制度革命:将国家支出集中于“最需要帮助的那些人”;强制推行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保险。对英国来说,这些措施(     
A.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B.消除了社会阶级矛盾
C.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D.加剧了“滞胀”现象
2023-02-10更新 | 6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省联考 变式试题专练
10 . 克林顿执政时期,于1996年正式批准了美国福利改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结束了自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对穷人没有限制的福利补助。它规定多数贫困家庭享受福利救济补助的时间不得超过5年,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在接受福利补助的两年内必须参加工作。这表明克林顿政府(     
A.主张扩大福利支出B.取消了社会保障制度
C.意图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注重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