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B.看到欧洲推行福利政策阻力重重
C.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D.希望欧洲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联邦德国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实行改组上市,并在保留政府控股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以推进私有化。这体现了(     
A.福利国家制度出现了危机B.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被放弃D.国家持续干预经济
2023-08-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8月阶段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2023-07-17更新 | 3846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8月摸底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选择材料所反映的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米什拉对于福利国家的功能曾有一段精辟的论断:“简单地说,福利国家背后的总原则是,政府既应该又必须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过得去的最低生活水准责任……它意味着以这样一种方式规范市场,以能够维持较高而稳定的就业水平。”该学者意在强调福利国家是指(     
A.缓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B.加大社会服务性的开支
C.国家广泛介入分配领域D.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平衡
2023-05-09更新 | 52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场改革。据此可知,这两场改革都(     

英国

撒切尔夫人改革

严格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社会福利

制度,削减福利开支;紧缩银根,提高利率。

美国

里根改革

大规模减少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削减社会福利规

模,扩大私人和地方经营规模。

A.走上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是二战后人民民主斗争的结果
C.消除了国民经济“滞胀”现象D.调整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略
7 . 1970年尼克松总统在国会的一次咨询中说∶“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这表明,“家庭援助计划”的目的是(       
A.鼓励没有工作的人工作并接受训练B.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实行援助
C.政府应该提高家庭援助计划的效率D.希望福利更合理促进社会公平
8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医生决定少工作,回去粉刷自家房子;意大利许多母亲宁愿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工作并且雇用保姆。其主要原因是
A.政府大量增加福利支出B.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提高
C.欧洲移民数量逐渐增多D.知识经济加剧就业压力
2022-05-26更新 | 1278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西方某经济学派主张的周期理论示意图。该图的经济学派主张助推了
A.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B.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国有化运动”
C.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新经济体制”
D.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2021-03-11更新 | 603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观念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们的时空观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无线电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使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时空限制,使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

——韩斌《媒介技术发展与人类时空观演变》


完成下列要求: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技术进步促进人类时空观念变迁”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