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期间,其主管机构通过发行杂志书籍、制作电影、举办展览等交织并行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国家一些人对美国文化的传统偏见。这体现了(     
A.经济援助的效果B.遏制苏联的目的
C.意识形态的对立D.文化扩张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设置了五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小标题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由此推断,手抄报的标题应该是(     
A.美苏共同打败法西斯B.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D.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末,德国东部的普鲁士以其一系列的军事成就向欧洲展示了它的崛起。从19世纪30年代,普鲁士开始工业革命。在普鲁士推动下,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启动,废除内部关税,实行自由贸易,逐渐扩大至德国大部分地区。19世纪6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削弱,奥、俄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加剧,英国支持普鲁士,牵制法国。法国则等待普奥之战,坐收渔利。俾斯麦施展外交手腕,通过普丹、普奥、普法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材料二   联邦德国1960年一跃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疲于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对各自盟国的控制力相对下降。1989年夏秋之交,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出走联邦德国。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抓住这一机遇,于19891128日正式提出德国统一问题,并积极推进两德及美、苏、英、法四大国会谈。19905月,两德签订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条约》,改变了民主德国的经济基础。199010月,德国再次完成统一。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邢斯文《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的政治经济原因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两次完成统一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两德统一的影响。
2023-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62年,肯尼迪任命赫克契担任总统艺术顾问负责联邦政府介入艺术界,此后,美国总统艺术顾问委员会、国家艺术委员会、国家艺术基金会相继成立,并重金扶持现代艺术的发展。而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现实主义仍然是艺术的主流,1963年全苏美术家代表大会开幕,大会的任务之一是限制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意识。这表明美苏两国
A.对现代主义艺术认识的差别B.着力保持本国艺术的独立性
C.借助政府力量支持艺术发展D.通过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2021-12-01更新 | 510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柏林墙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将整个西柏林围起来。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
A.是美苏争霸的产物B.因冷战结束而告终
C.是德国分裂的根源D.见证了二战的残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311月,巴拿马在美国军舰保护下策划革命,脱离哥伦比亚,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夺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于1904年成立地峡运河委员会,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1914年秋,巴拿马运河工程完工。19148月,第一艘轮船通过巴拿马运河。经过长期谈判,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于1955年签订相关协议,美国将运河区的租金由每年43万美元提高到193万美元,将更多的土地交还当地政府,并为巴拿马民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规定不分国籍的所有运河区雇员享有相同基本工资的原则。19779月,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承认巴拿马对其所有领土拥有主权。根据该条约规定,美国保留运河运营权,并在条约期间行使其防卫的主要责任。

——摘编自罗衍军、王蕊玉《美国巴拿马运河政策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拿马运河修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巴拿马运河主权变迁作出合理解释。
2023-06-04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75—1990年,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向南部非洲种族主义统治的顽固堡垒冲击;在亚洲,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从世界范围看,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向着三大洲边缘小国、岛国发展,并波及到大洋洲。这一局面(     
A.推动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体现了民族独立的相互支援
C.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遏制了霸权主义势力的横行
8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人民普遍反对德国在欧洲防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德国政府面对国际冲突中也倡导以外交方式解决。即使在2022年介入到俄乌冲突中,德国政府也始终强调与美国等盟友共同行动,不愿充当“出头鸟”;广大民众也反对政府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等。这反映出(     
A.德国对国际冲突认识渐趋理性B.历史记忆影响德国各界的价值观念
C.公众舆论制约政府的外交政策D.德国外交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47年至1954年间,有五十多部含有“反苏”主题的影片在好莱坞出产,这些影片直接迎合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把任何“邪恶”的东西都与共产主义挂起钩来的简单思维逻辑。这些影片的出产表明(     
A.美国刻意丑化苏联B.国际环境影响艺术创作
C.美国电影事业发达D.美苏冷战即将爆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首先在欧洲实施“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政策。19544月,艾森豪威尔在回答记者有关东南亚的问题时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你立起了一排多米诺骨牌,只要是碰倒了第一块,那么最后一块也会很快倒下。一旦印度支那丧失,跟着就是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丧失,这不仅是物资和资源的丧失,而且是成千成百万人口的丧失。再跟着就是日本、菲律宾近海岛屿防务圈受到威胁,再进一步就是向南威胁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方面,日本将不再是西方的重要市场,可能转而以中国为其商品的主要出路。”这一理论提出后,被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奉为信条,是他们对越南战争干涉升级的一大理由。70年代,美军撤出越南,印支三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但这并没有导致东南亚的丧失,“自由世界”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森豪威尔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艾森豪威尔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2023-06-06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