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1947年3月21日,杜鲁门总统颁布了第9835号行政命令,即《忠诚调查法》,成立了联邦忠诚调查委员会。受到调查的美国公民,累计有1300多万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在朝鲜战争中受到剧烈冲击B.法西斯主义激化了国内固有矛盾
C.“9·11事件”造成心理恐慌D.冷战背景下加强了对国内的控制
2021-07-06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6—1964年,美国共实施了62次体育代表团访问项目,访问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中涵盖派出奥运冠军出访非洲、亚洲等地。同时美国政府制定专门计划为拉美国家培训体育教师并改善其体育设施。美国政府意在(       
A.声援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B.增强自身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C.转移国内民主运动舆论压力D.应对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2023-11-0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对于欧洲各国共产党摆脱苏联势力范围的防范心理,使苏联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制约功能的国际机构,可以说共产党情报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并不简单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消极反应。该学者意在强调
A.马歇尔计划致使欧洲走向分裂
B.两大阵营的形成蕴含深层因素
C.联合国的筹建具有历史必然性
D.苏联的扩张导致冷战局面形成
4 . 二战中,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奥地利实行了分区占领.战后大国在奥地利问题上展开了角逐.除了奥地利赔款问题苏联占了上风外,在如奥地利新政府的组成、奥地利的货币改革、在奥地利“德国资产”的界定等问题的较量中,苏联都处于下风.这说明
A.综合国力对大国关系影响巨大B.欧洲是美苏两国争夺重点
C.谈判使奥地利问题获妥善解决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年12月25日,苏联出兵阿富汗,导致了历时近十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苏联却在阿富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苏联派往阿富汗的作战人数明显不足,苏军所采用的大规模进攻战术无法适应阿富汗的山区地形和圣战者的游击战;苏联扶植的傀儡政权无法实行有效的国内统治,阿富汗的政治体制根植于伊斯兰教义、阿富汗历史和部落传统,并不具备走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苏联出兵阿富汗,给本国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花费达每年50亿卢布(相当于82亿美元)。苏军未能及时地从战争中脱身,不得不在阿富汗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这给苏联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早在1985年4月,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顾问的阿尔巴托夫就指出:“如果目前的形势再拖它几年,其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从一场你无法赢得的战争中撤军总是困难和不愉快的,但如果撤得太迟,将更糟。”

——摘编自李琼《漫长而艰难的退场: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刍议》


(1)概括苏联欲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
(2)分析苏联未能及时从战争中脱身的影响。
6 . 1947年,美国共和党外交政策顾问约翰·杜勒斯在美国“全国出版商协会”发表讲话时称:“一个分裂成碎片的欧洲不可能是一个健康的欧洲,而一个采用美国联邦方式建立起来的欧洲大市场,就可以享受一个大得足以和廉价的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市场带来的好处,美国必须对欧洲予以鼓励和指导。”该讲话反映的政策是(     
A.杜鲁门主义B.北约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D.欧洲的联合
7 . 1955年12月16日,苏联外交部表示,同意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在苏联境内发行美国出版的俄文月刊画刊类杂志的建议,并且同意不对杂志进行提前检查,根据互惠原则,苏联政府决定在美国发行一份英文版《苏联》杂志。这说明美苏两国(     
A.开始进行文化领域的交流B.逐步放弃之前的对抗手段
C.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斗争D.争霸的敌对情绪逐步减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使欧洲传统强国如英、法、德、意等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整个欧洲资本势力的衰退已使欧洲面临严峻的挑战。促成美欧战后经济密切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等因素都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杜鲁门政府“马歇尔计划”实施中,美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马歇尔计划”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尤其是西欧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深入,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区域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的结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欧洲各国热衷于欧洲统一和欧洲联邦的人士开始将其理想付诸行动。1946 9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讲演,吹响了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新号角。战后初期,丘吉尔曾在西欧各国旅行,并在瑞士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同时,丘吉尔还特别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必须在重建欧洲大家庭的进程中共同发挥带头作用。此后,丘吉尔积极地推动欧洲统一运动的发展。1948 5月,“欧洲统一运动国际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欧洲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欧洲16个国家的7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包括丘吉尔、阿登纳、罗伯特.舒曼等著名政治家以及200多组议员,12名前内阁总理和60多名部长。1949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间的政治组织,包括了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部长组成)、议会(由成员国议金代表团组成)和秘书处等机构。此后欧洲联合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湖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欧洲合众国”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狭义的经济外交是指以实现各种经济利益为目的,借助经济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二战后50年代日本政府正式将经济外交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提出是基于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日本没有外交权。从国内来看,战后日本粮食奇缺,工业产值下降了86%;1946年日本修订的《日本国宪法》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发动战争和以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手段”。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进入到高速增长阶段:日本还利用欧美日渐增多的分歧,积极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并先于美国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邦交,这些大大提升了日本的国际生存空间。1983年首相中曾根又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

——摘编自朱海燕《试论H本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日本开展经济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日本开展经济外交的影响。
2021-05-0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