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     
A.体现了美苏国家实力的均衡B.加速了美苏对抗局面的形成
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D.导致了西欧经济主权的丧失
2 . 1956年10月,日本不顾美国阻挠,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1960年1月,日本促使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一般称为“新安保条约”),废除了旧条约中“美国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的条款。1971年6月,美日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日本外交政策的转变反映出(     
A.资本主义阵营瓦解B.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2023-04-03更新 | 787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冷战终结是大西洋同盟体系主导下自由世界的全方位胜利。俄罗斯认为,冷战终结是双方联合协商的结果,它意味着俄罗斯将与西方一道以平等创始人的身份重塑一个基于求同存异、观念和制度多元主义等理念的泛欧洲共同体和一个更加包容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知冷战的终结(     
A.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B.扩大了西方世界影响力
C.埋下了国际冲突的隐患D.密切西方与俄罗斯联系
4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和美苏倡导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稍后,苏联漫画家创作《法国正为季节性的供暖做准备》(如下图),戴高乐抱着大量导弹向共和国的房子走去,烟囱里冒出如同核爆炸般的蘑菇云。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B.苏联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C.战后国际秩序受到冲击D.法国奉行民族利己主义
2023-04-12更新 | 607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繁荣,但也出现大量消费品积压、失业率攀升的问题。1946年,美国商业部认为:“现有的大量现金存款和流动债券往往被看作是通货膨胀前的繁荣和经济崩溃的前兆。”为此,美国
A.加速对西欧的经济援助B.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C.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D.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022-04-21更新 | 67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当时甚至连3岁的“童模”也要签署一份“忠诚宣誓书”,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影响了政府决策B.冷战中心逐渐转移到国内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D.国内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美国漫画家大卫·勒文1967年创作的《约翰逊秀伤疤》。漫画家将约翰逊总统的疤痕画成了一个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越南地图。该作品(     

   

A.反映了西方阵营的分化B.表达了美国社会的反战情绪
C.揭示了冷战政策的实质D.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
8 . 如图是1948年英国人伊林沃思创作《一旦通过守门员》的漫画,画面中的商店橱窗贴着“反苏新品”这样的广告词,商店由一名健壮的美国国会门卫看守,店外一群代表西欧各国的妇女正迫不及待的排起长队等待商店开门。该画旨在揭示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B.美国政治运作的分权制衡
C.美国经济冷战正取得效果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022-06-05更新 | 58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该漫画反映了
A.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动B.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C.摆脱美国控制是西欧联合的根本原因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已经分化瓦解
2022-02-13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沭阳高级中学三校联考2022届高三4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国对抗中,“厨房”一度被赋予了新寓意,充当了“联结国家、市场与家庭技术政治的节点”。在众多博览会上,它被美国政府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在某些大国政治家眼中,“厨房”并不仅是一种国家形象隐喻,还扮演着“核军备竞赛的外交代理品”的角色。这些反映出当时(     
A.美苏争夺焦点是中间地带B.霸权主义已不得人心
C.新兴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D.冷战对峙具有隐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