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
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2023-12-12更新 | 416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
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3 . 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以农产品作为对外援助的一种补充形式,被称为“美国农产品外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的主要条款

受援国可与美国达成协议,从美国获得贷款,依据当地的汇率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般包括:小麦、蔬菜油、玉米、大豆、棉花、动物脂、面粉、高粱、大米等。

禁止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

美国政府通过向其他国家(主要是欠发达国家)销售美国的“剩余农产品”,获得当地货币,销售所得用作在当地进行外交活动、购买战略物资和推销农产品的经费,其余部分作为对受援国的贷款或赠款,但其使用须经美国政府的同意,并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督。

——据【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

材料二   1   19551957年美国农产品在世界所占份额

商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百分比
小麦46.120.2
玉米63.959.2
大米14.81.8
棉花43.635.5
大豆82.051.3

2   美国农产品外交历程(节选)

时间概况
一战时期“小麦赢得战争”是一条重要口号。赫伯特·胡佛在战时和战后领导了粮食援助工作。
二战时期按照《租借法案》的规定,战时美国向欧洲盟国提供了6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援助。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总额120亿美元援助中,有1/3以上是以农产品形式提供的。

——据【美】美国全国计划协会研究报告、唐纳德·怀特《美国的兴盛与衰落》等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为什么实行农产品外交的证据?说明理由。
2024-03-13更新 | 39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主观题
4 . 1988年《莫斯科新闻》报道了一个民意测验,测的是“对现状的不满是来源于商品匮乏、法律不健全,还是缺乏社会正义”。结果大约有半数的苏联人选择社会正义的缺乏,该选项排名第一。由此可见,苏联体制的重要弊端是(       
A.经济体制日益僵化B.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C.农业发展长期滞后D.社会发展失去平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摘编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以上材料选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名作《双城记》,作者以辩证法视角概括了一个矛盾交织的时代。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选取某一时空范围,仿照材料视角拟定一个标题,予以论述。(标题示例:盛世与危机——3世纪的罗马。要求:标题包括选取时空的基本信息,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9年美国牵头北约国家成立专门管制高科技和战略物资贸易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亦称多边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后来日本也加入,主要针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1994年该组织解散。这一组织
A.是二战后美苏冷战产物B.导致了苏联改革的失败
C.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D.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糖、镍、水果等失去了主要的出口地,燃料供应大幅减少,开始出现频繁停电的情况,近一半的工业处于瘫痪或减少生产的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挤压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C.美国长期的封锁与制裁D.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案》,提出要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理解与交流。根据该法案,1958—1960年,联邦基金共投入30万美元用于非洲研究,其中,投入撒哈拉以南非洲语言发展项目的研究经费有7万多美元。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B.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C.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开始陷入困境D.学术研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2023-06-20更新 | 37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53年,美国对东欧的政策由“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即用和平的办法把东欧解放出来。为此,美国政府多次派民间文化人士与东欧国家接触。美国对东欧政策调整旨在(     
A.推行全球战略B.实施马歇尔计划C.反对共产主义D.遏制苏联的发展
2024-04-01更新 | 33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右翼(偏向精英阶层的保守力量)兴起,而苏联拒绝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的政治主张,1952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进行经济的切割。该学者旨在说明,美苏冷战
A.是安全问题导致的结果B.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C.根源于经济切割与对立D.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2022-02-24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 广州五中 珠海二中 佛山三中)四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