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我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我本能地感觉到上天创造法国,如果不是让她完成圆满的功业,就会让她遭受惩戒性的灾难……除非站在最前列,否则法国就不能成为法国。”基于这种认识,法国(       
A.积极推动北约军事一体化B.通过了确立共和制的宪法
C.主动放弃对殖民地的统治D.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 . 1991年以苏东剧变为标志,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都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12月25日,苏联的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向西方谋求大量财政援助的幻想破灭后,“唯有自救”的呼声在俄罗斯日益强烈。1993年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反对北约东扩,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俄罗斯还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是哪一年建立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为解决面临的重重困难,俄罗斯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06-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说明
苏联1950年完成1600公里射程火箭研究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航天成功
美国1953年发射一颗射程800公里火箭1958年,美国第—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成功登上月球
A.冷战推动科技进步B.苏联科技长期领先
C.军备竞赛日趋激烈D.信息技术取得突破
4 . 下反映出冷战之下(     
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军事冲突加剧
C.热战代替冷战D.对峙双方保持克制
2022-07-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121日,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首府蒙哥马利,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在乘坐公交车的下班途中因拒绝给白人乘客让座,从而触犯该州公共交通法规,被捕入狱。蒙哥马利的民权组织决定开展一天的“罢乘”活动,抗议公共交通中的种族歧视。然而,出乎组织者预料的是,抵制公交车运动持续一年之久。马丁·路德·金被推选为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的领导人。在其号召下,蒙哥马利的黑人坚持非暴力斗争,把他们的命运与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金声称,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是世界人民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从冷战的角度构建了一套民权斗争的话语体系,强调抵制公交车运动有利于美国在亚非拉地区与苏联开展“人心之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减少美国输出民主的尴尬。马丁·路德·金把这一抵制运动塑造成一场“救赎美国的灵魂”运动,为民权运动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迫使美国政府进行民权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抵制运动开启了美国民权运动的新篇章。1956年底,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公交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宪。

——摘编自谢国荣《“救赎美国的灵魂”: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蒙哥马利抵制公交车运动。
2024-02-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历史试题
6 . 20世纪50年代,《时代周刊》评论苏联人造卫星升天:“美国一向为自己能第一个取得成就感到自豪,现在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这表明该时期(     
A.美国科技实力已经落后B.新的国际秩序正式形成
C.政治博弈渗透传媒领域D.航天领域成为冷战中心
2024-04-24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这体现了(     
A.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B.社会主义国家曲折发展
C.战后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结束
2023-07-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开始谈判缔结一系列核军控与核裁军条约,为美苏管控冲突,避免核战争,维护大国核垄断及防止核污染、核扩散等共同利益提供了法理依据。美苏两国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直至可能在实际上被排除,都仰赖以苏联核武器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双双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此期间,和平利用原子能与培养核人才又进一步促进了苏联核潜力的稳步增长,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核武器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逻辑,导致超级大国事实上的“行为谨慎规制”的产生,避免核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万鑫、张广翔《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材料二   各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容损害。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各方愿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的对话与合作,就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各方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构成员国有权充分参与该机构的所有决策程序,支持该机构《规约》规定的主权平等进程,支持中亚国家加入该机构相关地区小组。

——摘编自《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2023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研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归纳推动21世纪国际格局新发展的积极因素。
2023-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一幅创作于1947年的美国漫画(共产主义下的美国),漫画中的红色火焰指共产主义,正在吞噬美国星条旗,美国人民正在反抗,与这一漫画内容相关的史实是(     
A.美苏冷战B.越南战争C.柏林危机D.经济危机
10 . 二战后,曾经担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说:“我们必须承认世界已经改变,除非美国和俄国(指前苏联)能找到某种共同生活的方法,就不可能有‘一个世界’……在缔造和平,建立一种持久国际秩序的工作中,不先达成一种相互信赖和依靠的空气,而只一味继续寻求许多对我们的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没有结果的。”据此判断,他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可能是
A.支持,因为马歇尔计划可以使苏联和美国人找到共同的生活方式
B.反对,因为马歇尔计划将会使苏联和美国激烈地对立起来
C.支持,因为此计划可以使美国得以维持与欧洲的经济关系进而拓展海外市场
D.反对,因为联合国的存在已经使“一个世界”成为可能
2021-08-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