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欧洲联盟建立
2018-04-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全球通史》说:“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B.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018-04-02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C.苏联解体D.9·11事件
4 .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B.多极化趋势出现
C.世界新格局形成D.区域集团化发展

6 .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要“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7 .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
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8 . 据统计,1950年至1970年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至6%;1971年至1975年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3.7%;1976年至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半是2.7%。针对苏联这种状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从1950年到198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呈递减趋势
B.苏联当时政治体制出现的问题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C.材料体现的这段时期内,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D.这段时期苏联总共经历过三位领导人
9 . 1945年11月4日,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地攻击苏联时,被人民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当时美国
A.对苏联的关系友好
B.对苏政策摇摆不定
C.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D.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
10 .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
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作者的这段言论
A.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B.为“遏制理论”造势C.促成铁幕演说出台D.推动德国分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