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3年上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杜鲁门政府的冷战战略是失败的、愚蠢的和缺乏地缘政治远见的,美国实力的关键是其经济体系和生产能力,而不是武器。1953年12月8日,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发表和平利用原子能讲话,建议向各国提供和平核技术,以换取他们放弃开发核武器。他指出原子弹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必要时可以使用,同时他认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利于降低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和削减军备与防务支出。该讲话发表3天后,讲话全文和背景资料已通过各种新闻途径发给67个国际组织,同时美国政府着手帮助多国建设反应堆、提供训练和技术信息以及咨询服务、发起召开国际会议、促进医疗和其他人道主义利用原子能等。通过一场全球宣传运动和援助盟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美国展示了“无私的立场”和“与各国一起建设性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意愿”,美国也因此获得极大的“宣传上的好处”。

——摘编自刘子奎《冷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1)根据材料,归纳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计划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2024-04-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基于冷战对抗与遏制的对华安全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第二个任期内(19561960年),面对致力于发展核武器的中国,授权战略空军司令部及联合战略目标规划参谋部等军方单位主导设计以战略核打击为主的对华核战争预案,这就是极隐秘的“统一作战行动计划”。基于美军的核力量优势,美国谋求在中美两国的大规模冲突中,先发制人地对华发动核打击或动用核反击来毁灭中国的核武装及城市人口,最大限度地削弱中国的实力与潜力。即便美苏爆发战争而中国并不参战,美国仍计划全面毁灭中国,阻止中国在美苏战后成为仅存的工业强权。这种乖戾的进攻性思维及深刻的疑惧心理,在美国对华核防务及宏观战略框架内从未消失,并对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对华战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忻怿《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核战争准备(1960—1969)——基于对“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的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定“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2024-01-17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争取和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转移到经济上追求经济解放。下图为1961—1979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可知,70年代(     
A.不结盟运动与美苏关系缓和B.传统的殖民体系已经瓦解
C.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题为《第一世界的真相》,画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二者所持刀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这幅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美苏走向冷战对峙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
C.法德实现全面和解D.日本妄图东山再起
2023-08-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贝恩德·施特弗尔在《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一书中写道:1973年11月5日,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部长会议上,他们首次达成了“一致决议”:普遍降低石油产量25%。仅仅几周后又做出了原油价格翻倍的决定。……这种“石油封锁”对整个西方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从这里演变为一场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这段史料的记述方式主要是(     
A.根据历史解释推出历史观点B.基于历史事实作出历史推论
C.基于历史叙述得出历史结论D.依据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事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国家实力的消长B.根本矛盾的变化
C.军事冲突的缓和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23-07-09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七模历史试题
8 . 早在1944年,罗斯福就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的演讲中提及,(美国)“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杜鲁门则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而苏联在战后则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将本国西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并在东欧建立“安全带”。这表明(     
A.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建立B.欧洲成为美苏争夺的核心地区
C.冷战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动荡D.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凸显
9 .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由基本投票权和加权投票权组成。基本投票权每个成员国都一样,而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的份额成正比,美国作为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69%的份额,这一优势使其对IMF的重大决定拥有了几近于单边的否决权。据此可知,IMF(     
A.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帮助很小B.有利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D.促使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美国核垄断的事实面前,斯大林意识到原子弹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意识到苏联刚刚建构起来的安全体系正面临着毁于一旦的威胁,意识到苏联凭借其巨大的牺牲和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赢得的力量平衡将被无情地打破。1945820日,斯大林签署秘密决议,决定建设核能设施、研制原子弹。在核计划实施过程中,苏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动用了数以万计的人力,投入了巨额资金,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建成并启动了核材料生产综合企业,为实现核计划、制造原子弹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1950年,苏联45%的铀矿来自东德,35%来自波兰,15%来自捷克斯洛伐克,4%来自保加利亚,只有33%来自苏联本国。19498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摘编自刘玉宝张广翔《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研发原子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