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欧洲之父”让·莫内曾说:“如果法国现在还不讲话,还不行动,今后的国际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那时,有些国家将聚集到美国的周围。德国将日益迅速发展,将被重新武装起来。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必将导致法国的灭亡。”他意在
A.争夺军事战略能源B.加强西欧的联合
C.建立世界金融体系D.避免二战的爆发
2021-06-01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练笔历史试题
2 . 1945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针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提出两点建议:利用威慑制服威胁;修复紊乱且低迷的西方国家体系。他认为相比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他更担心欧洲的沉沦对全球势力均衡所造成的破坏,使得美国不得不回到一战和二战时那种以武力应对威胁的老路。艾奇逊意图是
A.重新塑造欧洲均势B.稳定欧洲社会秩序
C.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保证美国国家安全
2021-05-24更新 | 69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之满足。”上述认识的出现源于
A.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B.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C.世界两极格局的确立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21-05-23更新 | 47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泰兴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历史试题
4 . 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
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
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
2021-05-18更新 | 321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江苏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5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常责备其西欧盟友在防务领域故意推脱责任,而西欧则抱怨美国总在经济、军事乃至外交领域对西欧进行干扰。1973年,基辛格在“欧洲年”计划中强调了美国继续支持西欧一体化的立场,呼吁美欧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大西洋联盟的团结。材料反映了当时
A.美国和欧洲联盟既合作又斗争B.世界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
C.冷战在资本主义世界愈演愈烈D.美国霸主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6 . 1973年4月,基辛格建议美国和西欧拟订新的大西洋宪章,但欧洲盟国对此反应冷漠。1973年9月,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东京回合谈判中,欧洲九国声称如果美国不确定能保护世界贸易的货币体系,西欧将不会实现其提出的自由贸易政策。这些现象
A.说明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抵制
B.根源于欧洲联盟建立后经济政治实力的崛起
C.体现了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新一轮变动的出现
D.调整了美国与西欧之间既定的国际权益结构
2021-05-10更新 | 87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
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2021-04-29更新 | 104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南通市如东中学、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1946年,美国驻苏外交大使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报中认为,苏联为了求得安全,从未考虑过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凯南“长电报”
A.拉开美苏冷战的序幕B.夸大苏联的威胁程度
C.受杜鲁门主义的影响D.揭露苏联的国家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的地图规划,但实际上未付诸实施。导致计划和实际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貌合神离对占领日本持消极态度
B.原子弹的出现使美国取得巨大优势
C.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及意识形态斗争
D.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
2021-03-28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关于该条约的签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B.推动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
C.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D.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