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奎琳·肯尼迪致尼基塔·赫鲁晓夫

1963年12月1日

亲爱的主席阁下:

谢谢您委派米高扬先生为特使来参加我丈夫的葬礼。他排着队走过来的时候,显得很难过,我非常感动。

在白宫住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用白宫信笺写最后一批信时,给您写下此信。

我给您寄这封信,是因为我知道我丈夫是多么在乎和平,而他在心中将与您的关系视为维持和平的关键。他曾在演讲中引用您的话:“在下一场战争中,幸存者会嫉妒死去的人。”

您与我的丈夫是对手,但又是同盟,因为你们都决心不让这个世界毁于一旦。你们互相尊重,并且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寄出此信是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您与我丈夫的关系多么重要。

我知道约翰逊总统将继续执行我丈夫深信不疑的政策-一项控制和自制的政策。他将需要您的帮助。

我听说您夫人在美国驻苏联使馆的悼念簿上签字时眼含泪珠,我要为此感谢她。

您真诚的杰奎琳·肯尼迪

(注: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约翰·F.肯尼迪遇刺一星期后在白宫的最后一个晚上写下了这封信。)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王涛译《书信中的世界史》


(1)信中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来信,拟定一份回信的提纲。
2023-07-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上,大国兴衰沉浮,屡见不鲜。探讨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见下表)

因素

解读

国力增长的速度是衡量国势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标识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的大国的崛起
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的力度是取得大国优势的要件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
经济实力与军事势力之间是否适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诱因不顾经济发展水平,透支国力,肆意军事扩张,是导致大国迅速衰落和解体的主要原因
合理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强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国家又要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而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大规模战争的频度是造成大国兴衰转换的直接因素持续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超出国力的战争则往往也导致大国走向衰落
民族文化底蕴与厚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深层原因一个国家能否崛起,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综合国力,也就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薛其林《试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6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广泛的人员交换计划,鼓励美国同其他国家,主要是苏联,开展艺术、教育、体育、法律、医疗以及商务领域的人员交流活动。同一时期的苏联也提出类似的交流计划。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苏两国实现了全面的交流
C.合作共赢成为了美苏共识D.冷战格局下对抗与交流并存
2023-07-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开始谈判缔结一系列核军控与核裁军条约,为美苏管控冲突,避免核战争,维护大国核垄断及防止核污染、核扩散等共同利益提供了法理依据。美苏两国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直至可能在实际上被排除,都仰赖以苏联核武器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双双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此期间,和平利用原子能与培养核人才又进一步促进了苏联核潜力的稳步增长,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核武器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逻辑,导致超级大国事实上的“行为谨慎规制”的产生,避免核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万鑫、张广翔《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材料二   各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容损害。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各方愿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的对话与合作,就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各方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构成员国有权充分参与该机构的所有决策程序,支持该机构《规约》规定的主权平等进程,支持中亚国家加入该机构相关地区小组。

——摘编自《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2023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研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归纳推动21世纪国际格局新发展的积极因素。
2023-07-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表1 1953-1958年美苏核武库规模(单位:枚)与核试验次数(单位:次)对比表据表可知,20世纪50年代(       
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
规模次数规模次数规模次数规模次数
美国24226936928755431197345196
苏联20024420336604987083
A.核军事技术长期被美国垄断B.苏联对美国尚未构成核威慑
C.美苏双方核武军备保持平衡状态D.美苏军备竞赛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2023-07-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暨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我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我本能地感觉到上天创造法国,如果不是让她完成圆满的功业,就会让她遭受惩戒性的灾难……除非站在最前列,否则法国就不能成为法国。”基于这种认识,法国(       
A.积极推动北约军事一体化B.通过了确立共和制的宪法
C.主动放弃对殖民地的统治D.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23-07-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的世界诸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唯独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为全方位的世界性大国。战后的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不相上下,它完全有能力与美国分庭抗礼,对战后的国际社会产生影响。这时全世界都已清楚地看到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荣”,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迭次发生的动乱中永远消失。

——摘编自张璋《论两极格局形成与冷战爆发》

材料二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国、收复失地,发动石油斗争,采取减产、禁运等措施。石油斗争显示了阿拉伯国家团结合作的力量,不仅直接导致能源危机,还触发、加深了西方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西方阵营的分化。阿拉伯产油国石油斗争给整个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第三世界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推动了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动。

——摘编自陈玉国《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的运用及其影响》

材料三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GDP占全球的40%,制造业产值占40%。近10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量中的80%是来自美国和中国。中美关系已经超过了双边的意义,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中美关系的处理与走势,对于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变量。

——摘编自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当时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产油国发动石油斗争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当前全球格局演化的具体变量有哪些?
2023-07-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5年,美国开始为日本“定向”培养政治科学和公共事务管理方向的学生,美国决策者认为“通过在日本招收留学生学习西方政治科学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这些学生在回国后自然会从事与此专业相关的工作”。美国这一措施的出台(     
A.源于美苏争霸客观需要B.推动了战后日本民主化
C.导致了法西斯势力扩张D.意在加强对日文化渗透
2023-07-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最初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为了赔付战争赔款,通过无偿援助、技术援助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从而实现其经济目的;随后,在70年代,埃博拉等传染病的疯狂肆虐不仅伤害了人类健康和人身安全,更是导致了贫困,特别是在非洲,传染性疾病剥夺了许多人的生命,也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贫困化。财务省通过经济支持,通过日本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带动了大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步伐。二战结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都处于美国的阴影之下。这个时候的日本刚好面临全球卫生问题频繁出现的状况,无论是三大传染病还是埃博拉病毒,都为日本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契机。

材料二   “四省厅制”是日本通过政府参与全球治理的重点方式。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会有其他不同的省厅参与进来。虽然外务省在“四省厅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比重,但是由于没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四者之间缺乏一个控制位置。一个援助项目的实施依旧会根据多个部门进行商议,并经过商议—报内阁—再商议的过程,其依旧是复杂和难以协调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妲妲《二战后日本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0 . 1963年1月14日,戴高乐重申,“法国希望有它自己的国防”,“对于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来说,也要有自己自由支配本身命运的权利和为保障它而斗争的手段”。戴高乐这一论述意在(     
A.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B.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欧洲的文化复兴D.实现民族界限的超越
2023-07-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