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1957年某机构在欧洲部分国家对“(在欧洲的)美国军队现在应该离开还是留下”的民调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     

法国

西德

意大利

英国

回答人数

802

813

807

800

立即离开

38%

22%

34%

27%

留下

26%

66%

46%

56%

不知道

36%

12%

20%

17%

A.美国制约着欧洲国家一体化进程B.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存在严重分歧
C.西欧大国有意改善对美外交关系D.世界局势影响西欧国家民意走向
2024-03-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1946—1949年欧洲相关国家的宪法规定(部分)。这些规定(       

国家

宪法规定

法国

在互惠的条件下,如果是建立国际组织或维护和平所必需,法国愿意接受对本国主权施加限制。

意大利

在同其他国家地位均等的条件下,同意为了需要建立一个能保障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制度而限制其主权。

联邦德国

联邦将同意对自己的主权权利做某些限制,以便建立和确保欧洲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有一个和平和稳定的秩序。
A.表明欧洲法律体系日益成熟B.反映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曲折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D.试图克服国家主权绝对化的弊端
2024-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自由欧洲电台(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建立的组织)对东欧国家的广播节目摘录。

节目概要
《广播医生》不遗余力的介绍西方国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批评东欧各国医疗保健技术的落后,并反复强调是横跨在东欧和西欧的铁幕阻断了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交流。
《年轻人派对》播放以摇滚、爵士和流行歌曲为代表的美国音乐文化,而这些都是被莫斯科方面严令禁止的,还举办过听众代表与当红歌星进行现场互动的歌友会,听众主要是青年人。
《贝尔上校》由一位化名“贝尔上校”的军事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军事实力的优势以及苏东集团军事实力方面的弱点,听众主要为苏联卫星国内的军事将领以及受过教育的普通民众。
《克里姆林宫为你准备了什么?》通过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做讲座,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苏联试图将东欧各国整合成一个单一的经济共同体,同时展示这一计划如何导致东欧各国最终走向经济崩溃的厄运,主要听众为东欧国家的知识分子。
《硬币的另一面》对东欧国家报刊、电台的新闻报告进行驳斥。

——摘编自胡腾蛟《美国公共外交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由欧洲电台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由欧洲电台对东欧国家的广播节目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离不开其所实施的各类翻译政策。表3为某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整理的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中的翻译政策与实践。

下表

阶段措施简介
二战前民间机构的“译入”政策19世纪末美国介入亚太地区,需要了解东方文化以服务其国家利益,各类私立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开始对美国的对外文化政策施加影响。洛克菲勒基金会制定了多项资助翻译世界各国文献的策略和措施。在1935—1938年,资助了大量对中国或东方文献的翻译。还资助国际教育局翻译了涉及40多种语言的欧洲及拉丁美洲儿童文学作品。
二战期间官方机构的“译出”政策与针对欧洲的文化传播战略二战期间,欧洲文化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破坏,美国政府趁机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及图书等媒介对欧洲进行美国文化“译出”,践行了“通过文化实力引领世界”的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美国之音”专门介绍美国文化;在法国发行了报纸《战争中的美国》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风俗;翻译出版了3636074册图书。
二战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译出”和“译入”的双重政策与美国的全球文化战略在1948年通过的史密斯—蒙德特法的授权下,联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书籍“译出”政策。成立了新闻署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对外翻译政策。据统计,仅1953年到1956年就有2900册美国书籍被翻译成46种语言,在全球的发行量高达2.8亿册,内容主要是美国社会、政治制度、日常生活及思想观念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富兰克林图书项目也实施对外文化翻译战略,涉及到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译出”的同时,也实施了文化“译入”政策。译入世界各国文化经典目的是帮助美国人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洛克菲勒基金会主要负责拉丁美洲文学的翻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官方机构的“译入”政策与维持文化霸权战略
随着文化霸权的形成,世界各国开始主动翻译美国的文学和学术著作,美国的官方和民间机构不再实施对外“译出”政策。为了应对世界各国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批评并维持和巩固其霸权地位,美国官方机构积极实施“译入”政策,以展示美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包容,维持并巩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该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美国是如何通过翻译政策的不断演进来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
(3)结合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谈谈你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英、德、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极”格局终结。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企图通过向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加重控制西欧的筹码,同时扩大美国商品出口。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苏东地区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二战后,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协调机制建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迅猛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政治与经济独立性和平等性增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逐渐密切。但是由于“冷战”格局的确立与延续,世界市场长期被分割为“两个平行市场”。

——摘编自程伟主编《世界经济十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除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外,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也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但西方多数国家追随美国实行“禁运政策”。1952年4月,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同与会国工商界人士广泛接触,探讨发展贸易,同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了贸易协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同西欧各国特别是英国与会人士商谈了建立贸易关系问题。随后,中英互动取得积极成果,引起西欧震动。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的工商界代表到日内瓦同中国贸易代表商谈发展贸易问题。会后,法国、瑞士、挪威等国工商界代表访华。中国同西欧许多国家的企业或团体签订了民间贸易协议和合同。中国外贸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下表所示是1950一1955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

进出口增长率

出n总额

出口增长率

进口总额

进口增长率

差额

1950

41.3

20.0

21.3

-1.3

1951

59.5

44.1%

24.2

21%

35.3

65.7%

-11.1

1952

64.6^

8.6%

27.1

12%

37.5

6.2%

-10.4

1953

80.9

25.2%

34.8

28.4%

46.1

22.9%

-11.3

1954

84.7

4:.7%

40.0

14.9%

44.7

-3%

-4.7

1955

109.8

29.6%

48.7

21.8%

61.1

36.7%

-12.4

注:表中单位为亿元人民币,数据源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

——摘编自《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一1955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一1955年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上,大国兴衰沉浮,屡见不鲜。探讨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见下表)

因素

解读

国力增长的速度是衡量国势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标识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的大国的崛起
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的力度是取得大国优势的要件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
经济实力与军事势力之间是否适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诱因不顾经济发展水平,透支国力,肆意军事扩张,是导致大国迅速衰落和解体的主要原因
合理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强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国家又要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而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大规模战争的频度是造成大国兴衰转换的直接因素持续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超出国力的战争则往往也导致大国走向衰落
民族文化底蕴与厚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深层原因一个国家能否崛起,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综合国力,也就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薛其林《试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47-1950年美国的活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1947年3月总统杜鲁门发表“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1948年4月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年6月通过“国际开发法案”
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
C.第三世界力量兴起D.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
2023-07-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外援助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国家(或作为援助国,或作为受援国)都参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活动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曾通过海运的方式向盟国提供了多达623万吨的粮食援助。二战期间,对外援助披上合法外衣。1941年3月国会批准通过了《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动用70亿美元,以优惠贷款和无偿提供军事物资形式,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援助。出于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服务这一基本准则,美国希望通过援助来影响受援国,甚至控制受援国,以达到实现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摘编自崔翠翠《浅谈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十分广泛,涵盖了美国对众多类型国家在安全、经济、社会治理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内的帮助。下表为战后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

1946——2007财年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时期/财年

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

小计

战后救济时期(1946—1948)

12482.00

481.20

12983.20

马歇尔计划时期(1949—1952)

18634.30

100064.20

28698.50

共同安全法案时期(1953—1961)

24050.00

19302.20

43352.20

对外援助法时期(1962—2007)

465347.9

207352.8

672700.7

资料来源:USAID.U.S Overseas Loans and Grants: Obligation and Loan Authorizations. July 1,1945September 30, 2007(Greenbook). Washington D.C 2009.p.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外援助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目的以及特点。
2023-07-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货款
国别
法国荷兰南斯
拉夫
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伊朗卢森堡墨西哥波兰巴西
申请额5.05.355.00.43.50.52.50.22.096.01.0
批准额2.51.9500.1600.400.120.34100.75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2023-06-14更新 | 418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3年高考湖北历史真题
10 . 下表是冷战时期美苏双边峰会及有关机制,这些峰会(     
时间峰会机制
1955-1960年两次日内瓦峰会、戴维营峰会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美苏暂停核试验协议、北极地区核化条约
1965-1970年格拉斯堡峰会拉美无核区条约、核不扩散条约、外层空间条约、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
1975-1980年赫尔辛基峰会、维也纳峰会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赫尔辛基临时协定、欧洲裁军谈判、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
A.加快了军备竞赛步伐B.见证了美苏实力变化
C.推动了国际法的完善D.有助于缓和美苏关系
2023-06-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