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2024-01-02更新 | 11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荣光褪尽的欧洲与大部分亚洲地区,惨不忍睹的废墟正直直盯着我们。万一眼下情况调转,某些共产主义或新纳粹主义国家垄断了这等致命手段(制造原子弹),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对这种情况的恐惧很可能十分轻易地将集权体系强加于自由民主世界,而后果则令人不寒而栗。

——摘编自丘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二战时反法西斯同盟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借助美国的援助与合作,苏联不仅战胜了德国,而且出兵东欧和亚洲,扩大了版图,建立了势力范围,斯大林战前实施的以苏联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对外战略得以成功并继续。

二战后,从国际政治体系看,战时同盟在双方认同的雅尔塔体系中得以延伸,美苏在安全关切和霸权目标上的矛盾完全有可能在大国合作机制中得以缓解,从而避免走向冲突。从世界经济体系看,美苏经济体制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只有在两国建立战略互信且认同国际经济秩序统一的游戏规则的条件下才能逐渐弥合。

材料三斯大林最担心的是,因为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危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最终危及政治体制和国家权力。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认为自己是一种世界性的主导力量,因此对苏联及其盟友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沈志华《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种情况”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学者对二战后美苏关系所持的观点,并说明其理由。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的方式和表现。
2023-09-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动承担起“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历史责任,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如有以宣传革命理论为宗旨的上海大学;有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等。另外,在社会教育方面,主要通过宣传倡导等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使其“成为有觉悟的为中国自由独立而奋斗的战士”。

——摘编自卢红、赵越《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演进、特征与展望》

材料二   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阶段

时期代表性事件
孕育萌芽期
1942~1956年)
1942年制定军队特别培训计划一外语计划,几乎囊括战争涉及到的语言。1947年通过《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这一概念正式提出。
探索建构时期
1957-1991年)
1957年苏联卫星发射后,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以提升国家安全在教育中的地位;1988年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标志着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体制建立。
调整发展期
1991年至今)
'9.11”事件发生后,将非传统安全纳入美国国家安全体系。2006年调整外语计划,不再单独以培养军事人才为目的,而是制定更完善的语言安全政策,以让全世界听到美国声音。2010年启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对国民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摘编自谢美丽、王锋《联动与协同: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军事安全教育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1955年《人民日报》发文提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大办民兵师”活动,全民备战教育空前高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网络信息、能源等领域的新型安全问题不断衍生。为此,198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概念,国家安全问题随之进入到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领域;1993年,《国家安全法》出台,规定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2014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摘编自李志强《刍议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及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教育的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的变化及意义。
2024-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统筹委员会,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1949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成立的非官方国际机构,共有17个成员国,其宗旨是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52年成立中国委员会,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禁运产品有三大类,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19944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布正式解散

——摘编自《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

材料二   在美国的操纵下,19967月,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决定从1996111日起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瓦森纳协定》包含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等9大类;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在被禁运国家之列

——摘编自《〈瓦森纳协定〉与美国政府的技术输出政策》

材料三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摘编自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签署《瓦森纳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瓦森纳协定》的共同点。
(3)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毛泽东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024-03-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共产党的力量对缅甸政权构成极大威胁。为了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美国选择向缅甸提供援助,帮助缅甸政府稳定国内政治形势。东南亚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国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特殊,所以美国在对缅援助问题上采取与英国协调的政策。受战后新兴民族国家“中立主义”的影响,缅甸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限制了美国对缅援助活动的开展。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国内农产品过剩之时,将目光投向了缅甸的传统大米市场,加剧了缅甸经济危机。新中国积极调整外交战略帮助缅甸缓解危机,缅甸也邀请中国参加亚非会议,中缅政治互信的加深和经贸联系的加强,两国之间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缅甸政府总是甚至想扮演中美之间的和事佬,促进中美关系缓和。

——摘编自李雪华《美国对缅援助研究(1950~196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美国对缅甸援助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对缅甸的援助。
2024-03-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8年开始,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简称“北越”)在巴黎举行秘密谈判。撤军、推翻南越阮文绍政权、美国对越赔偿等问题成为双方争执焦点。经过双方多轮谈判,19731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协定》正式签署。《巴黎协定》规定,美国结束军事干涉;南方与北方停火;承认南越人民的自决权;美国不承担战争赔偿,但愿意参与战后重建计划。同年7月,北越重新确立以军事手段实现统一的指导方针,越南形势迅速发展。除了让美军安然撤离越南外,《巴黎协定》的其他条款很快沦为一纸空文。

——摘编自邵笑《巴黎谈判中美国对越战争赔偿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协定》正式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协定》沦为一纸空文的政治影响。
2023-08-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美国向印巴两国领导人呼吁停火,尽量防止印巴之间的冲突扩大到孟加拉和东巴地区。美国表示支持联合国的停火建议,呼吁巴方予以支持与合作,希望印巴两国寻求解决争端的途径。美国还进一步向巴基斯坦表明美国的立场:美国不赞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提醒巴基斯坦注意,美国的军事援助是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而非用于同邻国的战争。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巴基斯坦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惩罚。美国的政策实际上使其丧失了对印巴两国施加影响的渠道,这不仅使得苏联在调停印巴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也导致苏联在1965年印巴战争后大力援助印度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发展和密切同苏联及中国的关系,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减退。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表明,以对外援助作为实现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摘编自戴超武《1965年印巴战争与美国的反应和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星期五,从白天到晚上,我们商议了一整天,接着,星期六一大早,我们又聚在国务院。……海军将一百八十艘军舰调向加勒比海。战略空军司令部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民用机场,以减少受到攻击时的损失。B-52型轰炸机部队受命载原子弹升空,……一架着陆,另一架立刻升空替补。

——摘编自[美国]罗伯特·肯尼迪《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

材料二有人会说,约翰·肯尼迪应该对这次几乎导致战争的紧张局势负责。……我的回答是:你必须记住我们生活的年代。……我相信他是对形势有正确了解的人,而且从心底不希望战争。他认识到武力来解决这种纠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很现实,看出现在社会主义世界的力量已经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不相上下了。

当他公开向我们保证美国不会组织它自己或组织它的盟国对古巴入侵时,我们相信了他。我们接受了他所做出的让步,我们自己也作了让步,把我们的核武器从古巴撤回去。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生活的年代”的世界局势特征,并简析两部回忆录对研究古巴导弹危机的价值。
2024-01-23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各个国家大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移民外流政策,而西欧国家则摆出一副欢迎投入“自由世界”怀抱的姿态。即使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爆发后、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仍然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申请政治庇护的人采取比较宽松的难民政策,接受了大量以难民身份试图进入西方的经济移民。这一政策对苏联阵营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起到了强烈的鼓动作用,它使苏联阵营内部的政治反对派相信,他们的反政府活动能够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使许多希望移民到西欧或美国的普通民众,为了获得难民身份,而参与或支持反政府的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田源《移民与国家安全—威胁的衍生及其条件研究》

材料二   全球生产的重组造成了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同时,全球权力的重新配置导致大量劳动力从东欧、原苏联向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流动。全球化和区域化削弱了国家控制边界的能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到1996年底,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其他13个欧盟成员国签署了“申根协定”,宣布取消边界检查,实行人员自由流动,人员自由流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非法移民的增加。……20003月,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认为,一个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带来的“人口赤字”问题。从现在起到2005年,欧洲需要7700万移民,才能缓解人口老化现象。

——摘编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西方对苏联阵营采取宽松移民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时代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因素。
2023-10-28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00年至200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海上格局基本上是由世界强国操纵的体系,并非是诸多国家操纵的均势体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海洋霸主。其中英国与荷兰在17世纪爆发了三场为了争夺海权、基本由海战组成的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18世纪开始,英国再次确立了海上霸权。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英国海上霸权衰落和美国海权崛起之际,曾出现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的短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海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材料二:和平解决海洋争议的规范精神酝酿于二战后,在21世纪得到了广泛确认。《联合国宪章》明确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精神,和平解决海洋争议逐渐成为世界的广泛共识。被称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在21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度和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海上霸权的演变特点,并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海权转换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和平利用海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