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过去因战争和政治等原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其经济潜力的欧洲,现在终于有机会弥补过去的不足了。欧洲大陆(无论东欧和西欧)普遍存在着重建新欧洲的决心和从20世纪30年代的愚蠢行径中吸取教训的心愿。1950年后的大约30年里,欧洲人(主要是西欧)年均收入的增长额相当于以前一个半世纪增长额的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确令人吃惊。美国中央情报局1960年和1970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欧洲共同体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比美国还大,为苏联的两倍。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战败后被炸为废墟,但是呢,它还是留下了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还有一些学习西方的,搞工业化的一套东西。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与日本迅速崛起的共同外部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欧与日本崛起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并谈一谈促使一个国家崛起的主要因素。
2023-0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自认为是一种世界性的主导力量,因此对苏联及其盟友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而现在,随着“东升西降”的态势显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无力采取进攻性遏制政策,转而构筑不同议题的防御性铁幕以保护自己与盟友。

材料二   近年来,美国推动大国竞争回归,但和平发展大势未改;全球化进程虽受挫折,但其趋向仍然是积极的,新型全球化必将体现超越性和先进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使得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联袂应对全球挑战的呼声愈加强烈;地区合作受到更大关注,地区意识和地区认同愈加强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民网《多极化世界加速向我们走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攻性遏制政策”的一个表现,谈一谈中国该如何面对“防御性铁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7-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的粮食贸易始于196310月。尼克松上台之后推行对苏缓和,美国对苏粮食出口量得到大规模提升。除了卡特政府期间短暂的中断外,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在这一时期,美国在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中采用“联系战略”,将经济议程与其它议程联系起来,通过相互“挂钩”的方式以绑定经济交易和政治交易。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成就了苏攻美守的冷战对峙格局,为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但同时掩盖了苏联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苏联经济单一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至1984年时,能源出口的收入已经占到了苏联外汇收入的54.4%。之后苏联的外汇甚至有三分之二要依靠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与此同时,粮食已经占到苏联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而苏联对粮食进口的极度依赖,又必将威胁苏联的国本。

材料二   19858月,里根政府实施了“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导致国际油价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苏联短期内损失了一百亿美元的硬通货,并忍受着油价每下跌一美元就要损失五至十亿美元的绝境。然而此时苏联来不及通过增加产量来弥补损失,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苏联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石油的外贸产品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以至于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

——摘编自《冷战中后期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与美苏博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全面战略博弈的主要做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经济博弈失利的历史原因,并谈一谈美苏经济博弈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离不开其所实施的各类翻译政策。表3为某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整理的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中的翻译政策与实践。

下表

阶段措施简介
二战前民间机构的“译入”政策19世纪末美国介入亚太地区,需要了解东方文化以服务其国家利益,各类私立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机构开始对美国的对外文化政策施加影响。洛克菲勒基金会制定了多项资助翻译世界各国文献的策略和措施。在1935—1938年,资助了大量对中国或东方文献的翻译。还资助国际教育局翻译了涉及40多种语言的欧洲及拉丁美洲儿童文学作品。
二战期间官方机构的“译出”政策与针对欧洲的文化传播战略二战期间,欧洲文化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破坏,美国政府趁机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及图书等媒介对欧洲进行美国文化“译出”,践行了“通过文化实力引领世界”的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美国之音”专门介绍美国文化;在法国发行了报纸《战争中的美国》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风俗;翻译出版了3636074册图书。
二战后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译出”和“译入”的双重政策与美国的全球文化战略在1948年通过的史密斯—蒙德特法的授权下,联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书籍“译出”政策。成立了新闻署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对外翻译政策。据统计,仅1953年到1956年就有2900册美国书籍被翻译成46种语言,在全球的发行量高达2.8亿册,内容主要是美国社会、政治制度、日常生活及思想观念等。民间非营利性机构富兰克林图书项目也实施对外文化翻译战略,涉及到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译出”的同时,也实施了文化“译入”政策。译入世界各国文化经典目的是帮助美国人了解世界各国文化。洛克菲勒基金会主要负责拉丁美洲文学的翻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官方机构的“译入”政策与维持文化霸权战略
随着文化霸权的形成,世界各国开始主动翻译美国的文学和学术著作,美国的官方和民间机构不再实施对外“译出”政策。为了应对世界各国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批评并维持和巩固其霸权地位,美国官方机构积极实施“译入”政策,以展示美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包容,维持并巩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该学者在研究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时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美国是如何通过翻译政策的不断演进来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
(3)结合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实施谈谈你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60多年前,人类曾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漫画,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描绘了这一历史镜像。

第一组:

     

图A《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 美国漫画             图B 《古巴导弹危机》英国漫画

第二组:

图C 《我比你更疼》美国漫画        图D   《如果你们撤......我们就撤......》英国漫画
1.以上两组漫画的主题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B.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D.两大阵营激烈对抗
2.观察第一组:面对危机,两幅漫画所呈现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3.观察第二组:两幅漫画对于危机结局的认识有何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漫画作为史料的认识。
5.“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巴导弹危机给予世人怎样的启示?
2024-04-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不能无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存在。毛泽东对戴高乐与中国建交的提议给予积极回应。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这推动了西方国家在70年代的对华建交高潮。1975年5月,邓小平应邀访问法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出访西方大国。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经济代表团访问西欧五国,首站便是法国。这次出访对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中国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则始于法国。1980年10月、1983年5月,德斯坦、密特朗总统先后访华,推动两国“顺应世界潮流进入技术与进步的新时代”,中法贸易额由1981年的不到7亿美元升至1989年的近20亿美元。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材料二   戴高乐时期法国与美国的矛盾与争执,是整个冷战期间西方联盟内部最为引人注目的。戴高乐上台后,一改之前全面追随美国的“联盟政策”,强调将实现法国政策独立与行动自由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在他的领导下,法国退出北约组织,构建独立核力量;积极推动西欧一体化,实现与苏联、中国关系正常化;反对美元霸权,抵制美国经济渗透。但矛盾与争执只是法美关系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合作与共识。即使在矛盾重重时,法美两国的合作从未停止过。在共同抵御苏联威胁、维护欧洲安全等问题上的一致性,促使两国在矛盾中留有余地,在冲突中保持克制,共同维护西方联盟的统一。因此,把握好分歧与合作相互交织这一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时期的法美关系。

——摘编自张媛媛《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建交后的友好关系对中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戴高乐时期法国对美关系呈现两面性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
2024-04-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欧洲一体化及其困境】

材料一   在饱受战乱和分裂的痛苦之后,欧洲人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永久的和平。首先较全面考虑这个问题的是法国政论家、外交家、修道院长圣·比埃尔,他在1713年写成的《永恒和平方案》一书中,提出在欧洲建立一个牢固的持久邦联,令加入邦联的所有国家“相互依存”,谁也不能单独地同其它成员国的全体作对。

2002年欧盟15国民众选择民族认同与欧洲认同的比率(%)

国家

卢森堡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德国

比利时

爱尔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奥地利

丹麦

芬兰

希腊

英国

瑞典

平均

A

26

33

20

41

28

34

47

43

39

45

38

55

48

62

54

38

B

43

52

65

48

60

49

43

49

43

39

55

40

46

28

38

48

C

13

8

9

7

4

10

4

4

10

11

5

3

4

4

5

7

D

14

4

4

2

4

5

3

2

6

2

2

1

2

4

1

4

注:A=只是某国人;B=某国人+欧洲人;C=欧洲人+某国人;D=只是欧洲人

——摘编自张涛华《欧洲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二   欧元的根本问题是,如果财政尚未整合,就不可能实行货币一体化,尤其是当一个地区同时有德国与希腊这种消费和节俭习惯如此迥异的国家,这样的不协调终将破坏整个制度。……所以我不相信可以挽救欧元,至少不会是现在有17个国家都还在一起的情况下。

——摘编自李光耀《欧洲:衰退与分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困境,并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统筹委员会,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1949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成立的非官方国际机构,共有17个成员国,其宗旨是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52年成立中国委员会,是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执行机构禁运产品有三大类,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战略产品19944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布正式解散

——摘编自《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5—1994》

材料二   在美国的操纵下,19967月,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决定从1996111日起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瓦森纳协定》包含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等9大类;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在被禁运国家之列

——摘编自《〈瓦森纳协定〉与美国政府的技术输出政策》

材料三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摘编自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签署《瓦森纳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统筹委员会和《瓦森纳协定》的共同点。
(3)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毛泽东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2024-03-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一般认为,山姆大叔(Uncle Sam)的说法和形象始于19世纪初,其简称与美利坚合众 国(United States) 的简称(US)相同。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会批准将山姆大叔作 为国家象征。

材料一   歌曲《为山姆大叔而战》(部分)战斗中的爱尔兰小伙子(注:欧洲移民),……会为山姆大叔而战!他将带领我们 走向荣耀!无论什么情况,我们永不屈服,直到南方再次回到星条旗之下!如果约翰牛 (注:英国)想干涉,他会吃尽苦头!……我们很快会消灭叛军,逼他们全部投降!



(1)材料一中,宣扬“为山姆大叔而战 ”有何作用?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美国军方的海报,两者塑造的山姆大叔神情各异,前者冷峻威严,后者悲愤中带着坚毅。分别谈谈其设计意图。
(3)同样是面对战争,相较于材料二,材料四中的山姆大叔为何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基于以上分析,提炼如何透过国家形象的塑造全面理解历史的方法。
2024-03-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43月初,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珊瑚岛上进行氢弹试验,正在附近进行作业的日本渔船“福龙丸”号上的二十多名船员受到核辐射全部住院治疗。这一事件激起日本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要求美国停止在太平洋上进行核试验,并彻底消除核武器。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声明,要求各国暂停核试验,得到了法国、加拿大等国的支持。1957年,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加拿大的帕格瓦什召开会议,讨论防止核武器和实现核裁军的问题。195811日,亚非人民团结大会通过决议,强调继续进行核试验是对人类的一种严重威胁,要求美、苏等国立即无条件禁止核试验,将其作为引向完全禁止制造、贮存和使用这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第一步。19555月,苏联政府提出一项以暂缓核试验为基础的广泛裁军计划,削减防务开支。禁止核试验随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谈判的重要议题。尽管苏联奉行了较为灵活的政策,希望谈判能就全面禁止核试验问题取得一致,并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但美国对谈判进程设置种种障碍,致使谈判步履维艰,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摘编自赵学功《日内瓦核禁试谈判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立场和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禁止核试验谈判启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苏禁止核试验谈判活动的看法。
2024-02-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3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