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6-17高二·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表明
A.欧共体成立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德国经济发展后,导致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C.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
D.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遭到西欧的抵制
2017-08-10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6-17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2 . 《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3 . 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A.说明了实力方面美国强于苏联B.加速了两个德国的分裂与对抗
C.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契机D.标志美苏冷战格局的正式形成
2017-08-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1947年苏联在东柏林首先开设“文化会堂”,展示苏联成就。随后美国也在西柏林开设“美国会堂”,放映电影,举办音乐会、报告会和艺术展览,美国还动用了“马歇尔计划”2亿美元资金资助欧洲的科技文化。上述现象的实质是
A.战后各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
B.美苏在文化领域进行激烈的竞争
C.美苏关系从同盟转向了冷战对峙
D.美苏开展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5 .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标志着什么格局的确立?

(4)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6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7 . 看似随心所欲的漫画,通常可以用戏谑的笔法和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A.援助欧洲发展B.扶持资本主义
C.遏制苏联势力D.建立北约组织
8 . “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和平局面和这些国家阶级斗争明显趋向缓和,使得他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导致其具有“比较宽松的环境”的因素主要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B.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福利政策的实施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中美关系的缓和
9 . 二战后,丘吉尔在中立国瑞士发表了一篇演讲《欧洲的悲剧》。文中,丘吉尔极力呼吁欧洲各国捐弃前嫌,携手共渡难关。丘吉尔认为,欧洲要想从势如累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建一个欧洲大家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丘吉尔极力推动欧共体的成立B.丘吉尔主张和苏联一道建设欧洲大家庭
C.这一反思和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D.表明丘吉尔反对冷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10 . 1951年,在美国操纵下,48个国家在旧金山签署了片面的对日媾和条约,至此,日本长达6年的被占领时期宣告结束。美国这一外交行为
A.成为其在亚洲发动冷战的肇始
B.建立了与日本的平等伙伴关系
C.意在进一步推进日本民主改革
D.受中国政局及朝鲜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