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制订马歇尔计划时特别强调,这一援助计划必须是一个综合实体,“我们绝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给予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将来可能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治本的,而不是治标的”。这表明美国
A.决意承担世界经济的复兴
B.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推动欧洲走上一体化进程
D.将对外战略重点放于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年,美国商务部长哈里曼声称:“美国不可能独享繁荣和自由,当其他地区的人们看不到希望、被迫屈服于独裁统治时,美国也将最终失去自由。”此言论意在
A.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B.巩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消除关税壁垒实现贸易自由D.推动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建立
2017-12-13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政治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他提出请求,就会得到苏联的军事、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遏制不结盟运动的作用
B.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国家
D.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5 .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A.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B.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C.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D.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
2017-07-04更新 | 31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准确的是
A.为“遏制理论”造势B.要整合世界市场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D.推动欧共体的发展
2017-07-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7年春季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7 . 英国为对抗欧共体于1960年l月与奥地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后又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未获批准。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2001年起,欧元正式流通,但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2016年5月24日公布全民公投结果,支持“脱欧”的为51.89%,而赞成“留欧”的占48.11%。这是欧洲一体化60多年历史进程中,首次出现成员国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决定正式退出,英国这一过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衰落B.全球化进程受阻
C.欧盟内部矛盾凸显D.国家利益至上
2017-07-0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8 .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有关“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复兴的重要因素
B.它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表现
C.美国借此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
D.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9 .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创,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2016-12-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